首页 导航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

上海报纸电子版:上海文革运动中的群众报刊

2011/1/5 16:40:33 来源:

一、四类报刊

本命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指认上海文革时期的群众报刊,即在缘起上属群众组织或群众创办的报纸,以区别于党报系列的《文汇报》、《解放日报》等。

1966年9月,上海市红卫兵总部(简称“上红总部”)、上海市红卫兵大专院校总部(简称“上红大专总部”)成立后,随即出版了4开铅印报纸《红卫兵》。这是上海文革运动中第一张由群众组织主办发行的报纸(注:1966年12月,“上红总部”、“上红大专总部”被红革会等造反组织查封,《红卫兵》报停刊。)。接着,由红革会、红上司主办的《红卫战报》,上三司(红三司)主办的《革命造反报》、工总司主办的《工人造反报》,以及由南下的北京红卫兵创办的《首都红卫兵》(上海版)、《新北大》、《红旗》(北航红旗驻沪联络站主办)等纷纷出笼。表面上看,这些报纸均属某一组织的出版物,宣传上也多留有“声明”、“通告”之类的组织印记。其实,这些报纸多是所属组织通过造反行动,获得有关部门的批示后,由《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出版局下属工厂代印的,所以有套红、有照片,字迹清晰,版式正规,有的甚至纳入了邮发的渠道。根据上海出版系统革命造反司令部、上海市出版局的报告,因大量印制革命传单和报纸,出版局于1966年12月供应纸张162吨,1967年1月增加到272吨,所用经费已达38.6万元。(注:上海出版系统革命造反司令部、上海市出版局:《给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的建议》。)

与此同时,各大专院校的红卫兵组织或者利用己建立的权威,或者利用已抢占的校内资源,迅速编辑出版了所属的报纸和刊物。1966年12月至1967年1月间,创办的主要报刊有同济东方红兵团的《东方红》、交大反到底兵团的《反到底》、复旦红革会的《新复旦》以及《新师大》、《新科大》、《二医战报》等。因大学的资源比较丰厚和齐备,这些报刊多是铅印的,且排版等也都很有模样。只是它们一般不通过邮局订阅,多在校内散发和进行大范围的校际交流,有时也上街外卖。

如果说《红卫战报》、《工人造反报》等市级群众组织的报刊,以及《东方红》、《反到底》、《新复旦》等高校红卫兵组织的报刊,确因其组织地位的显要,产生着很大的社会影响,而成为了高悬着的舆论风向标。那么,作为文革中群众报刊之基础而存在着的,是上百份由区,局系统的造反组织和一般市级组织编发的报刊,例如,由工总司海运局联络站主办的《海运战报》、工总司南市总指挥部主办的《火炬报》,以及由上海革命学徒总司令部主办的《造反军战报》、上海聋人文化革命联络委员会主办的《红色聋人》等。这些报刊因主办方能掌管或调度一定资源,也都是铅印发行的。同时,这些报纸因主办方规模、能力等诸因素的局限,以及政治形势的错综变化,除少量的报刊品质尚佳外,一般均质量平平,发行不正常,有的甚至只发行了几期就夭折了。至于各基层单位的群众组织所编发的油印小报,在全市估计有数百份,有的相当精致,有的则不堪入目。但它们确实在底层共同构筑起了上海文革群众报刊的基础。

综上所述,上海文革运动中存在着三大类报刊:第一类为《解放日报》、《文汇报》、《支部生活》等公开发行的官方报刊,以及后来由市革委会批准出版的《红小兵报》、《学习与批判》、《朝霞》等;第二类为工总司、红代会等市级群众组织和主要高校的群众组织主办的报刊;第三类为各区、局系统和广大基层单位的群众组织编发的报刊。然而,这种格局在1967年“一月革命”以后,尤其是全国大武斗和全国大批判牵动整个舆论关注起“首长讲话”、“各地消息”、“幕前幕后”的时候,便悄悄地异变出了第四类报刊——由某些人群自发组织编印的“地下报刊”。

固然,这与整个形势的演变相关。据1967年4月14日市革委会政宣组简报称:自4月1日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官秘史〉》发表后,各单位“到市革委会印刷接待站要求印刷批判资料的人日益增多,4月3日一12日,共用纸5114.5令印刷各种小报和宣传、批判资料。”(注:1967年4月14日,市革委会政宣组《简报》第17期称:“特别是10日-12日三天内,前来要求印刷的人络绎不断。印刷资料有959批,品种有《刘邓一百例》、《炮打刘少奇》1-3集、《砸烂刘家王朝》1-6集、《刘少奇档案处理》、批判《论修养》、《陶铸罪行》等40多种,共547863份,用纸1706令。印刷小报和大会专刊9种,共38万份,用纸277.5令。”)正是因为这种大批判的气焰甚嚣尘上,再加上各地大武斗的消息骇人听闻,上海部分第二类报刊和绝大部分的第三类报刊(包括不断面世的新报刊),均以极大的热情和较大的篇幅搜寻、刊登此类来自四面八方的“小道新闻”。复旦、华师大、上外、铁道学院、体院等院校的“简讯”几乎一天一期,四个版面也大致固定为“首长讲话”、“中央文件”、“各地消息”、“上海见闻”等。应该承认,这类报刊的消息因为假借了“权威”,通达了“四方”,揭示了“幕后”,而赢得了广泛的市场。然而,恰恰又因为这种“市场”的形成和存在,终于催生出了第四类报刊,即“地下报刊”这一怪胎。

二、第一类报刊与第二类报刊的沟通

1967年3月16日,由于“各省市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斗争的情况错综复杂”,中共中央对报纸宣传问题作出了有关规定。例如地方报纸应接受临时权力机构(或军管会)的领导;不能成为一个革命组织攻击另一个革命组织的工具;严格遵守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参照《人民日报》等中央报刊的社论和评论进行宣传;不许刊载戴高帽子、罚跪的图片和使用“砸烂狗头”、油炸”的词语等。(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政宣组编《文件汇集》,第1页。)其实,上海是“一月革命”的策源地,且《文汇报》、《解放日报》均是上海“夺权”的急先锋,所以上海两报非但不是告诫的对象,还是各地的样板。当时,上海两报的许多社论被中央转载。例如为配合前面所提及的戚本禹的文章,4月2日《文汇报》即发表社论《彻底挖掉修正主义的总根子》,《人民日报》随即转载,并将题目改为《彻底批判中国的赫鲁晓夫》。(注:文新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编《文汇报六十年大事记》,第394页。)

确实,从全国范围看,上海的文革运动不仅是趋前的,而且是独特的。具体表现在新闻管理方面,在全国按照中央意见开展整肃群众报刊的时候,上海却同时指示《文汇报》、《解放日报》要重视向红卫兵小报学习。1967年8月14日,姚文元还专程从北京写信,再次强调上海两报“要重视广大群众中的新事物,要看红卫兵的报纸”。(注:1967年9月12日,市革委会政宣组《简报》,第106期。)于是,报社制定计划,开展了“搜集、阅读、运用革命群众组织和红卫兵小报的工作”。《解放日报》指定专人与上海的群众报刊联系,并指派2人赴京,与北京的群众报刊挂钩;《文汇报》除了对全体采编人员进行动员外,还邀请部分红卫兵报负责人座谈,了解各报的宣传计划,并于9月7日起增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文摘”的专栏。(注:1967年9月12日,市革委会政宣组《简报》,第106期。)

分享:

上一条:北京报纸电子版:北京报纸的生存困境

下一条:沈阳报纸电子版:分析沈阳都市类报纸现状

[频道精选]
首页 导航

首页 | 友链 | 合作

电脑版 | 导航 | 收藏 | 官网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  53bk.com

[2024/5/3 17:12:38]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