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22年2月19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53BK电子报刊系统副刊 布 鞋 方应平的诗 初冬 望江县围垦史探源(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上期)

望江县围垦史探源(二)

围垦:持续接力的生动呈现

相传三国吴屯兵皖口即建西圩,晋代已垦殖炼成畈(金炼圩内)。资料显示,清代开始皖河流域围垦渐多,民国时期围垦中心移至沿江洲区。清代在皖河流域建有松山、徐家、三合、九合、北障、正兴、北盛、护宅、保障、同善、同兴、保兴、同西、永合、方顺、泥鳅、万全、万兴、同丰、同仁、练成、大成、龙兴、砥柱、同乐、虞山、同德、天平、项家、护山、小东、大东、三汊、湖团、城墙、保西、茅畈等圩口;光绪年间在沿江莲花洲下游建有底障、顺全、太顺、南保、大西、西障六小圩(1950年合并称六合圩)。民国年间先后建有东兴、丰大、丰裕、王祥、振兴、龙家塘、宝塔、正德、正兴、丰乐、马丰、同德、继兴、得胜、德成、江调、巩固、宝兴、南固、北固、茅店、孙洲、合兴、兴丰、永兴、九成等圩口。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同德、继兴、得胜、德成等圩因江岸崩塌而消失。建国初,经过整修兼并,全县有圩五十三口。

历史上望江境内湖泊都是长江湿地,高水位时江湖连通,低水位时滩涂显露。1955年冬兴建杨湾闸,重修华阳闸,堵筑新开拦河坝;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兴皖河联圩;1959年冬兴建皖河闸。新开拦河坝将泊湖和武昌湖水系截然分开互不影响,建闸后江湖隔断拒江倒灌,两湖水位相应下降和相对稳定,减轻了各老圩口洪涝灾害的威胁。五十年代未到六十年代中期连续几年干旱,湖水位下降,大片湖滩裸露,为围湖垦殖提供了条件。自1959年至1966年,全县围垦了万亩以上圩3口,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圩40口,千亩以下百亩以上圩45口,百亩以下圩80口;1976年冬,结合灭螺又围建了大治圩。通过以上的围垦增加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当时粮食的匮乏,也为后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支援国家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对消灭血吸虫,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容的自然规律为人们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遵循自然规律,变对抗为顺应、变一味抗灾为抗灾避灾相结合,以适应自然得到发展。1983年以后对一些防洪标准低的小圩口进行了退田还湖,其中千亩以上圩口有沙子窟,并对一些圩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牧则牧,发展生态农业和避灾农业。至2000年全县有千亩以上圩口65个,堤长495.6公里,其中江堤84.3公里,控制面积469.18平方公里,统计耕地35.26万亩。

1、史料记载最早的圩口:从西圩到五联圩

西圩位于望江县东北约23公里处,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圩田之一。它的兴废,关乎国计民生。“家住望江,命在西圩”之谣谚,即其重要性的真实反映。

西圩创于何时、何人,明以前史书未见记载。至明万历二十二年,龙子甲《望江县志·塘圩》载:“世传李丞相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余斛,即此圩也”。张楷《康熙安庆府志·地理志》也有类似的记载。龙子甲所说李丞相,一时难考是何许人也,顾祖禹、张楷所说是目前发现有关西圩最明确的史料。顾祖禹、张楷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似乎还不够全面。

首先,望江东北部属皖水冲积平原区,土质肥沃,宜于农作,然又河道纵横,“地势卑下,潜太之山洪注焉,京皖之江涨汇焉。”皖水“发源霍岳,经二百里,汇太湖、怀宁诸水,其流益大。至石牌分数水,一由驼龙河走双河,汇黄马河,抵官庄渡,径圩(即西圩)西转南而东入埭沟;一由剌树墩南下张屯阝港,径圩之北转东江埭沟;一经土圩中走数十里,横冲圩之东北隅,流更激。是三水也,分而南者,包络数山,……独分而东走东北者,流皆切圩堤,成大河。”这些河流,涸水季节虽仅如沟浍,一旦“山洪一发,则潮头高几丈,漫百里,江涨助之,环抱如瀛海,居圩者如坐漏夔中,卧不能帖席,一闻渲声,魄欲□近”。故围水抗旱排涝,保障农耕,为本区所必需。其次,围水护田滥觞于春秋、战国时太湖地区,秦汉时已较成熟,促进了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已逐渐向周边区域传播。再次,江淮地区地处南北要冲,是汉末及三国时吴魏交兵的主战场,望江东北区又处前线。拥据此域的魏或吴均派驻重兵。为就地解决军需粮秣供应,魏或吴在此实行屯垦。建安十三年,曹操占据皖城(今安徽潜山县),遣朱光、谢奇等相继“屯皖田乡”、“大开稻田”。十九年,吴将吕蒙见曹“皖田肥美,若一成熟,彼众必增,如果数年,操态见矣,”,建议孙权征皖。孙权采纳了吕蒙建议,亲统大军出征,一举虏魏庐江太守以下男女数万人,释吕蒙为庐江太守,以皖城为中心立屯。垦植屯种必兴水利,而本区域自然条件决定着圩(围)田是其首选。所以,无论是魏是吴,都曾于此广开圩田,且颇有业绩。晋咸宁四年突袭皖城,“焚其积谷百八十万斛,稻苗四千余顷”,即可为证。西圩应是当时众多圩田中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善的一座。

西圩的面积与范围,明以前史载不详,不得而知。明清时,“圩周三十余里,岸三千九百七十余丈,脚阔十丈,高二丈,内包西湖、小陂、后湖,为田三万七十余亩。”“居民千有余家,国赋参邑之半。”面积大大超出当时江淮地区的圩田。明清江淮西部圩田普遍较小,如宿松县杨人围仅5.4亩、石家围3.5亩、毛家河围10.2亩,大的也不过几十亩到百余亩,如宿松县金家围67.4亩、大河岸围70.9亩,江淮中南部、东部、东北部圩田虽较大,大多占地数十至千余亩,但面积万亩以上者都很罕见。关于它的界标,根据文献、图录记载定为:东南界石龙山,南濒埭沟,西近金铁岭,西北为妙光寺,北临黄域(城?)圩、长滩河。考石龙山,《万历望江县志·山川》载:“在县北五十里,接西圩东岸。其山之水沿流入埭沟河至漳湖。”《乾隆望江县志·山川》作“县北六十里”,又名虞村山”,其即今望江县北约3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十龙山。埭沟,“县北六十里”,“源有二,一由王马河,一出石隆山,自下保障圩,经抵柱圩、大城圩、龙兴圩,至炼塘圩入漳湖。关系田数万亩。”王马河即今怀宁县麻塘湖陀龙沟来水,石隆山水,为望江十龙山水。又按之《乾隆望江县志·山川》:“埭沟河自龙口河来,经南北两畈中入漳湖。”龙口河源出赛口乡宝珠山,北流注入埭沟。埭沟当今望江县北之泥塘河。金铁岭,处埭河上游西,即今望江北约52里的荷苞村金铁岭。妙光寺,“在县北八十里,梁承圣元年僧智如创造,后因兵变,洪武七年僧得修造。”确址待定,似在望江县北约55里的新坝村附近。黄城圩,在怀宁县东南约20里,“与望江西圩接壤”,“内小圩有米筛、盘条、城坦、沙包、河湾等圩,黄城其总名也。”长滩河名仅见《乾隆望江县志》全境图,疑为津潭河。

“家住望江,命在西圩”这句话,既说明了西圩历史的久远,更说明了西圩在养活黎民百姓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此,历代县令都十分重视西圩的修治。乾隆三十二年,县令郑交泰捐俸银二百六十两,修复西圩。现在的五联圩是1949年冬人民政府领导堵口复堤时,以原西圩为核心,把四周的保西、毛坂、保障、城墙四个小圩联起来,故名“五联圩”。

皖河流域在晋以前已有炼成坂;清乾隆有南坂、北坂;同治八年筑焦赛坝,建同乐圩。到清末先后建大小民圩47口,如松山圩、北障圩、同兴圩、同西圩、大东圩、小东圩、金炼圩等等。保耕面积69000余亩。至民国年间圩口合并为20多口。

2、最大的万亩圩口:从东兴圩、丰乐圩、九成圩到合成圩

合成圩属华阳河流域,位于望江县城的东南面,西北临宝塔河,东南滨长江,西隔华阳河与四合圩相望,东以东埂隔堤与皖河下游的青草湖分界。控制面积92.18平方公里,计算耕地10.71万亩,统计耕地6.77万亩,是望江县最大的万亩圩口。历史上系长江故道古雷池水域,涨水时一片汪洋,枯水时湖泊罗列,有南赛湖、北赛湖、金盆湖、马猖湖、清水湖、忠湖、泥湖、蚌湖等。

沿江和华阳水系,先有莲花洲。莲花洲原在江中,江位东移后,洲连西北,民国二年(1913)由当地人民在东边沿江筑堤,故名“东兴圩”。民国三年(1914)上起宿松马家港,下至华阳港筑起干堤,长35公里,为马华堤。该堤建成后,先有华阳至龙潭口的正兴、正德两圩的雏形。民国八年(1919)邑人肖子珍先生等组织劳工于其上圈成丰乐圩,继又筑堤至曾墩、送郎沟一带,名马丰圩(后来在堵口复堤时,曾将正德、正兴、丰乐、马丰合为四合圩)。民国十三年(1924)桃岭乡绅余合浦等八大业主招集民工建宝兴圩。民国十四(1925)年喜获丰收后,桐城、庐江等县贫民纷纷前来落户垦荒,先后建成南固、北固、茅店、孙洲、合兴、永丰、永兴7口小圩。民国十五(1926)年在宝兴圩西侧又建九成圩,从此九圩统一管理,名九成圩;设堤委会于陆家墩,公推余合浦为主任委员。堤委会内设总务、工程、出纳3股。全圩划为八大段,各段设段长1名,段董若干名,大段以下划5~8个小段,各段设段董1名,负责摧工上堤和收集圩费。民国二十(1931)年圩溃,余合浦等业主从淮北招集民工2000余人,并发动圩民2000余人,历时半年将四周堤身普遍加高培厚,小圩之间的隔坝一律停修。民国三十一(1942)年余年老力衰,聘请下任退居的黄子纯(舒城人,原为安徽省长江水利委员会督导员)为副主任。黄就职后,多次进入圩区进行调查勘测,先后建黑鱼沟、三汊河、新开沟三座大闸,开通6条沟渠,修建了一条圩心大道,并将九成圩改名为合成圩。“合”取余合浦之“合”,“成”取黄知成之“成”。黄先生为合成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加固、开沟、建闸等工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48年溃圩成灾时,黄先生为救灾乘小船在七里棚附近遇大风浪失水,因公殉职。

到1949年为止,全县共有大小圩口70口,保护面积约20万亩。万亩以上大圩有合成圩、西圩、金炼圩和东兴圩,最大的是合成圩。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开荒围垦成果得到充分肯定,民国政府也作了诸多努力,兴建了华阳闸,几次派员对华阳河流域调查和规划,终因战事频繁,国力艰难等原因,未成现实。昔日的围垦,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社会财富,最重要的是在全县人民的思想中播下了开荒的种子。后山各地的农民,除一部分迁往洲圩区定居者外,许多农民都有“种洲”的习惯。

无论是从西圩到五联圩,还是从东兴圩、丰乐圩、九成圩到合成圩,以及其他在解放前围垦的圩口,在成圩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一则昔日围垦虽然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但终究未能摆脱江水的直接威胁。其根本原因是对江的大堤没有建成,华阳闸虽建又不能发挥效益。那时的东兴圩、合成圩在夏秋之际,好像是两条大船停在江中,四周都受江水威胁。又因华阳、皖河两水系相通,西圩、金炼圩和全县所有的民圩同样直接受江水威胁。加之圩堤单薄,因此难免十年九淹。在民国年间合成圩溃破六次,西圩溃破四次。当时民间流传的“看老母猪插湖田,碰到一年是一年”的说法,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是昔日的围垦都是由民间自发、分散进行的,配套措施特别是排水设施远远没有跟上。像合成圩这样的大圩也是由地方绅士出面组织,其困难可想而知。圩内除仅有的沟、涵、闸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排水设施。农民是沿用着几千年的龙骨手摇车排水,根本无法排除内涝。因此,所有民圩,内涝之灾比溃圩之灾更加频繁严重。年纪大的人都还记得,合成圩在五十年代初,四大金湖依然一片汪洋。夏秋之际从城关到华阳,七里棚一带经常内涝断路,要弯道柯家墩、茅屋店。西圩内涝更厉害,大水的年头,居民被水围困在屋基墩上。水稻在田里仅露出稻穗。秋收时,农民在齐腰深的水中捞点稻穗,名为“捞水把”,收成减去大半。那时候,西圩就流传着“养女莫嫁何家湾(指西圩西部地势最低的何湾村),十年就有九年淹”这样的话。

3、建国后大规模围垦:围湖造田高潮

1959年开始的围湖造田运动,是先开荒播种,后开河筑堤。筑堤的原则是“大汊随湾,小汊直穿,多圈面积,少做土方”。围垦地域由县开荒生产指挥部统一安排。老赛口区围垦大小漳湖,老鸦滩区围垦青草湖,老凉泉区(即太慈区)东边几个公社围垦青草湖东岸和武昌湖的童家洲、白莲洲;西边几个公社围垦栏杆湖一带,长岭区围垦泊湖的壬辰占至八两缺一线。华阳区上起杨湾,下至莲洲,就地开垦。城关围垦东角湖和鸡冠湖一带。

垦殖 1959年9月中旬,全县组织2万多 农业劳动力,4134头耕牛,5部大拖拉机,9部抽水机,开赴湖滩,拓荒播种。多数大队为抢时间、赶任务,竟顾不上搭工棚,太慈公社井庄大队民工在湖滩露宿半个多月。开荒工具,除农场使用拖拉机,其余地区都是使用牛、犁、锄。高处的芦根盘结地,牛犁不动,靠条锄一块一块地“啃”,为赶在立冬前播下晚秋作物,9月26、27两日,县委分大湾、杨湾两片召开区、社书记会,决定10月4至10日为开荒突击周。开荒工地,顿然一片沸腾,恐后争先,日夜奋战。10月7日,县委又决定分两片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赛口区和城关公社的开荒进度和质量居全县上游。经过50多个日日夜夜,全县开荒10万余亩,播种9万余亩。1960年午季大丰收。5月中旬,中共安庆地委从地直机关和厂矿、学校抽调6000多人,望江县委抽调2000多人,分别到青草湖和杨湾两垦区支援午收。1960年冬,垦区的主要河渠开通,湖水大幅度下降。1961年春,垦区社员又在新出水的湖滩爬行插秧,水退到哪里,秧就插到哪里,沉睡千年的大湖,湖泥深不可测,腿有多长就陷多深,爬行一步,插一两颗秧,爬行半天,只能插上六七百棵。是年秋,水稻丰收。一颗稻要割六七刀,两三棵就是一大抱。

开河 1959年动工开凿的幸福河、湖心河和1960年动工的漳湖中心河首段拖船沟,都有一段所谓的“难字号”,积水多,淤泥深,施工难度大。

幸福河,从赛口镇到大河口有1.5公里长的河段,积水一尺多深,淤泥深达3尺多。赛口公社党委决定先排水后清淤,组织3000多劳力,出去两台抽水机、200多部水车,奋战两昼夜,积水排除了,可是淤泥却很难解决,用箕子挑,漏掉了,用泥锨戽,离岸太远,于是筹集木板,制作拖泥床和拖泥车,用牛去拉,一车能拉十几担,一小时能拉五六车。经过40多天努力,淤泥清除了,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湖心河,全长8公里,华阳公社党委组织4000多劳力,编成8个中队,先分段施工,后集中突破。该河是金盆湖最低处,不仅淤泥深,泥中还杂有许多带刺的荷茎和菱角,给民工在泥水中操作带来困难。华阳中队于是搞“旱地行舟”,用小船在泥上拖泥,新农村中队接着也装制一种绳索索引的拖泥机,半个多月时间,工地上土法制做的运泥工具近千件。当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正是三九严冬,风雪交加,地冻天寒。华阳公社党委决定组织突击队,进行攻坚战,公社党委副书记胡鹏飞率领1000多名突击队员,斗泥水,斗风雪,斗了两天半,1800米最难开凿的河道终于开通了。

漳湖中心河首段拖船沟,是赛口公社的南畈、同庆两大队和县抢险大队共同开凿的。这条河段有2公里长的烂泥潭,泥深两三米,人无法立足。经过反复策划,决定在沟两旁打下两排木桩,中间夹入成捆的芦苇,筑成两道墙。人们每天背上捆稻草和一把泥锨,沿着两道墙下河,先把稻草捆放在泥上垫脚,然后用泥锨把烂泥一锨一锨地戽到墙外。草捆越踩越低,稍不小心,脚便要陷进淤泥。胶鞋胶靴不能穿,一陷进去就拉不出来,只能赤着脚。民工和队员都是住茅棚、睡地铺,每天8两米口粮。生活很艰苦,生产大队和抢险队还不断互相挑战,工程进展较快。1961年元旦,大雪飘飞,为了“开门红”,破冰下湖,县委书记沈去飞莅临视察,奖励每人2两白酒。

筑堤 团结圩的蚂蚁埂是由凉泉公社的谢词、前进两大队和县工人大队合筑的,这段堤身要经过走私300多米的烂泥潭,泥很深,一根芦柴杆捅不到底。由于清淤不彻底,白天挑的坝,遏止就塌成平地,再挑再塌,反复好几次,后来还是重新清淤,并开沟沥水,打桩压石,才把坝基稳定下来。

杨林乡的赤湖大队,1960和1962两年在武昌湖汊圈圩,因水深浪大都没有成功。1965年春,大队党支部组织100多名劳力,一个多月时间,筑起一道500多米长的堤埂,围田70多亩。是年冬,大队党支部又组织采石突击队,菜采石7000多方,在小圩外层1米多深的水中垒起1400多米长、1米多高的石坝。坝成后,又组织150多名男女劳务,挑3000多土方,最后筑成长1400米、高2.5米、顶宽1.2米的圩堤,围田400多亩。该队地少人多,每天要吃5万多公斤国家供应粮。1966年起,不仅不吃供应粮,正常年景还要向国家出售粮食7.5万多公斤。

(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