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40年10月出生于海丰县海城镇,从小爱好音乐与文学。18岁那年参加部队文工团,离开家乡至今算来已是整整一个甲子了。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人文风俗,特别是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和童谣民谣,还有虎狮班、曲班、八音社和渔歌等民间艺术与民间音乐,曾伴着我多彩流光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融入我的血液里,留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音乐创作中,也引用过家乡民间音乐的素材糅进我的一些作品中,但真正比较系统了解、学习家乡的民间音乐并进行较多的创作实践,是在2000年我退休之后。承蒙家乡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信任,在我退休后的十多年来,多次受邀回乡协助开展一些文艺活动。收入这个集子的百余首歌曲,就是在此期间创作、改编的声乐作品。这些歌曲,基本都是用海丰方言演唱的,结集起来就取名“海丰方言歌曲”。为区别于原生态的海丰歌谣,故全书定名为《陈勇铁海丰方言歌曲》。
按照作品写作时间的先后和内容、体式的不同,这些歌曲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赤潮澎湃》是改编自海陆丰革命历史歌曲的十七首作品,写于2006年。这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者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彭湃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海丰县委、海丰县人民政府举办大型文艺晚会,纪念这位海丰人民的优秀儿子。我荣幸受邀回乡参与这台文艺晚会的创作与排练,这一部分的17首歌曲就是我为这场晚会创编的节目。在晚会节目单的“前言”中,有一段文字介绍:“海丰籍作曲家、指挥家阿铁先生历时五个月,从海陆丰革命历史歌曲中选取十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从各首歌曲仅是十几个小节的单一旋律加以发展,改编为多声部合唱、组唱、表演唱和舞曲并为其伴奏配器,使这些原本较为简单的歌曲音乐形象更加鲜明、丰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同时,阿铁先生还应邀担任晚会艺术总监和合唱指挥,使本地排练节目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这台大型晚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了近500人投入排练,是海丰业余文艺队伍的一次大集结。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排练,“红土地,新海丰”——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于当年10月22日在县新体育场如期举行,数万群众到场观看,体育场内人山人海,场外的路上也站满“听”演出的群众。晚会取得圆满成功,群众反响十分热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湃之子彭士禄同志观看演出后,托县委书记到后台向我转述他的谢意。县委书记说:“彭部长看得热泪盈眶,让我代他谢谢你。”之后,海丰电视台连续三天播放演出录像,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四套领导班子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全体参演人员。通过“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排练和演出,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真切感受到海陆丰人民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和炽热情怀,使我加深了对家乡这片红色热土的热爱,增添了作为海丰人的光荣感与自豪感。海陆丰大革命时期革命历史歌曲,特别是彭湃同志运用优秀民间文化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实践,是我国现代革命史和音乐史上光辉的一页。建议立项向有关部门申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份极为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歌集第二、三、四部分的歌曲,是为海丰传统民谣谱曲的作品,歌词均选自《海丰歌谣》(海丰县民间文学第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编,1987年11月出版,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乡贤钟敬文先生题写封面)一书。其中第二部分的“配乐念诵童谣”计56首,分为两辑。第一辑28首,由陈海鸣组织录制为动画MTV唱碟,以《海丰民间童谣——隆啊隆,骑马去海丰》为专辑名称,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春节前上市发行。群众认购之踊跃,大大超出出品人的预期,第一版8000张,不到三天就售罄,赶制第二版,至正月十五又脱销,只好续制第三版。《汕尾日报》刊登该报记者的一篇通讯,描述了该唱片发行时的盛况:“2007年2月10日,正值农历腊月廿三。这天,海丰县城的大街小巷,仿佛事前约好了似的,到处都听见一个清脆悦耳的童声,伴着轻快的音乐在念诵:‘隆啊隆,骑马去海丰……’‘正月正,新囝婿,来上厅……’听到这个声音,熙熙攘攘筹办着年货的人流中,很多人不禁放慢了脚步倾听,听着听着,人们的脸上漾开了笑容……海丰童谣,这就是久违了的海丰童谣!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海丰童谣出碟了,海丰童谣出VCD专辑了!’许多人,从老年人到小孩子,纷纷以得到这张VCD专辑为乐事,孩子们兴高采烈,年轻人倍觉新鲜,老年人越听越亲切……”据出品人介绍,直至这一年的清明节,许多在外地工作和侨居异国的海丰乡亲回乡拜祖时,还在寻购这张童谣唱碟,许多人称赞此举为抢救、传承海丰优秀文化遗产“开了个好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事实证明,对于传统童谣、民谣的传承,采用配乐念诵的形式,并配之卡通画面,既可保留方言母语原汁原味的声韵,又可增加节奏感与趣味性,是一种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音乐形式。这张童谣专辑MTV唱碟出版发行至今已过十二年,当年录制唱碟的姚萌、陈亦熹、颜倩儿三位小朋友都在读大学了,但一茬一茬的小朋友,还在跟当年这三个小姐姐一起伴着家乡的民间小调念诵祖辈留下来的歌谣,这委实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本歌集的第三部分“海丰民谣原创歌曲”,是我与胞兄陈高合作的部分作品。较之普通话演唱的歌曲,方言歌曲的写作有自身的许多特殊性,海丰方言的八声语调,对旋律的走向和音乐语言的编织有诸多限制,要做到曲调流畅、字正腔圆实属不易。胞兄陈高,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就开始海丰方言歌曲的创作实践,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当地人们熟悉的《红城姑娘》《粒粒送分解放军》等方言歌曲都是胞兄所作。通过这次合作,我向他学习了许多方言歌曲写作方面的理念与手法,受益匪浅。这组歌曲还由陈海鸣组织他的学生进行试唱,并作了修改,试唱效果尚佳。歌集第四部分四首方言演唱的无伴奏合唱,是我在方言歌创作这一领域所做的一些探索与尝试。无伴奏合唱是声乐作品的高级体式,我希望为民谣谱写的歌曲,除了配乐念诵、独唱和表演唱等单旋律的形式表达之外,还应有多声部形式的表达,以求用多种音乐形式来咏唱古老的民间歌谣,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
本歌集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汕尾渔歌——组歌《疍家风情》十三章,这部作品是为渔民歌手创编的,前后历时五年。汕尾,在1988年建市之前,一直是海丰县辖的一个镇。汕尾渔歌,历史上曾是海丰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物中,很长时期里都称为“海丰渔歌”。2009年春,中共汕尾市城区委宣传部邀请我回乡协助其对汕尾渔歌进行建国以来第三次规模较大的普查、挖掘、采集、整理,并编纂出版《汕尾渔歌集》和录制编入该书全部曲目的VCD唱碟。时任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光钊同志主持这一“文化工程”的实施。他多次向我提议,选取若干首具有代表性的原汁原味的汕尾渔歌,通过适当的编排和表演形式搬上舞台,做专场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这一古老的民歌。城区新港渔歌队苏兑队长也有此意愿,多次催促。经过反复酝酿,我把这个渔歌专场晚会的总体构思定为多篇章大型组歌的结构,做到全景式、多侧面反映瓯船渔民的生产劳作、日常生活、礼仪习俗,表达渔民的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音乐方面须保持汕尾渔歌传统风韵,旋律歌调基本保持原貌(即保持原汁原味的渔歌旋律),并用多种音乐手法加予表达,使其更为丰富多样;表演上则是一种情景表演,以歌为主,让老、中、青、少四代渔民歌手同台表演,坚持真诚朴实的“草根”表演风格。根据这一艺术定位,2013年夏完成了全部十三个篇章的创作。在汕尾市、城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特别是爱国商人余乐成先生的慷慨资助之下,汕尾城区新港渔歌队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半年多的排练(我出任总导演),2014年5月15日,由中共汕尾城区委宣传部和城区科技文体局联合主办,《疍家风情》(组歌十三章)渔歌专场晚会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应群众要求,连演三场),受到观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汕尾日报》刊发“艺术追求中的成功探索——《疍家风情》观后”长篇述评,认为“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各界人士齐声赞誉,好评如潮”。侨居美国洛杉矶的汕尾乡亲余音先生,专程回乡观看演出,并在当地华文报纸《中国时报》发表“大型组歌《疍家风情》观后”的长篇文章与演出剧照,向海外同胞介绍汕尾渔歌的艺术风格与人文价值,对《疍家风情》的创作与表演作了热情评论:“《疍家风情》以其极具个性的艺术形式,成功地向大众展示了汕尾渔歌的优美、瑰丽和无可抗拒的魅力”“令人钦佩的是,陈勇铁先生作为一个音乐家和学者,以他严谨的态度,坚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精选了38首渔歌,精心编词编曲和配器,首次大量采用和音、重唱等音乐技巧,大胆地启用渔民上台表演(57人上台),并根据渔民的现实情况,扬长避短,精简舞蹈,突出演唱,使整个演出产生了浓烈的音乐气氛,美妙和悦的音乐,和渔民充满磁性的歌唱,收到了‘千年天籁之回响’(拙作一篇论文篇名)的效果。”“一部《汕尾渔歌集》文献,一台《疍家风情》组歌,标志着汕尾市对渔歌的传承和弘扬,登上了新的高峰,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文化学者傅凤龙教授,在他的《“非遗”保护传承的启示与对策——以汕尾渔歌为例》这篇学术论文中,对《疍家风情》组歌的创作与演出作了深入的理论探研:“璞玉,经过雕刻家的雕琢,才能增值。如果将渔歌看作璞玉,那么艺术家的加工创造,就是对渔歌美质的挖掘、打磨,展现其艺术魅力。如此雕琢与打磨,能够提升渔歌艺术品位。这种再创造,是化茧为蝶的华丽转身,可以增强渔歌艺术表现力,提升传播影响力。走艺术化(传承)道路,要善于发挥艺术家(特别是有乡土情怀的艺术家)的才华,借其妙手来展现渔歌独特之美。2014年5月15日~16日,汕尾马思聪艺术中心演出的《疍家风情》,获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这归功于编导陈勇铁先生的创新探索。这种尝试,用他的话说是‘自己只是在疍家所唱渔歌基础上向前走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的拿捏把握,颇见功力。既要保持固有的审美韵味,又要善于借鉴创新,赋予新质,做到在‘会通’基础上‘适变’,在相因中变革。如此,方将‘养在深闺’之瓯船疍歌妆扮一新展示给世人。”
大型组歌《疍家风情》成功首演之后,得到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关注与扶持,经他们加工提高,2016年10月以“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之名,赴省城广州作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专场演出。2018年10月30日、3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这场渔歌晚会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演出次日央视在“新闻联播”中予以报导,给予好评:“汕尾渔歌以全新艺术面貌历史性地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道极具岭南特色的渔歌盛宴”“演出展现了汕尾渔歌传承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反响热烈”,中国文联还召开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场渔歌晚会评价颇高,《南方日报》以“风从海上来”的标题,用整版篇幅报导与会者的发言摘要。汕尾渔歌晋京演出,实现了汕尾渔民几代渔歌手的心愿。
大型组歌《疍家风情》首演至今已有五年,据不完全统计,13篇章完整演出已有16场;以单独篇章参加一些综合晚会演出已近一百多次;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的DVD唱碟广受欢迎,上传至“土豆网”后,点播已过200万人次;汕尾市区的一些广告大屏幕上也时有播放演出录像;有些篇章还被跳广场舞的群众选作舞曲。更令人欣喜的是,《疍家风情》组歌十三章也在少年儿童中传唱。我曾观看过城区渔村小学的小朋友表演其中《同唱歌》《老人声》和《十三个阿嫂》等篇章,孩子们唱得很投入。不久前,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段小视频,一个不到4岁的小男孩,把《咸茶歌》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唱下来,还把小椅子倒放地上当作道具(牙钵),边唱边做擂咸茶的动作。听着这奶声奶气的声音,看着这天真稚嫩的表演,我感动不已,对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认可和奖赏。
在《陈勇铁海丰方言歌曲》即将付梓之际,看着刚刚校对完的一叠书稿,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是家乡给了我这么多机会,让我这个离乡多年的游子,能在晚年回来做一点事情,报答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诚然,这点事情微不足道,这点余热也十分微弱,但我对家乡的爱是炽热真诚的,这份爱,已化作一个个音符、一句句旋律、一首首歌谣,那就是我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2019年春于福州
(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