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

党报电子版:多媒体生态环境下的党报作为

2010/12/30 16:06:21 来源:

优化传播以有效超越海量

相对于网络信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特性,党报应持续创新,增强贴近性,优化信息传播,提高传播的有效到达率。海量化,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信息如同海水一样浩繁无际,应有尽有。但同时给暴力色情、赌博欺诈、侮辱诽谤、隐私泄密等有害信息提供了机会,人们在享受信息的同时,也时刻面临着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德失范、网络侵权诸种问题。

比之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党报如何以信息的优化传播重塑权威影响力?《新华日报》在新闻报道的观念、语言、视角、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创新,头版创新是重中之重。2007年,《新华日报》开展的新一轮改版努力推进以A1版为核心的要闻版改革,对党报传统功能定位进行了改进,对重大会议和重要领导人活动报道采用“1+1”报道模式,注重从新闻角度提炼素材,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努力做好重大政策解读和时政要闻传递,使之成为履行党报使命、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平台。

《新华日报》还在如何贴近舆情民意、拓展读者层次方面进行了探索。举措之一是把来自基层的鲜活信息提升到头版,在A1版形成以“市县报道”“百姓故事”等固定专栏与重大报道首尾呼应的头版特色。

党报应以有限版面体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近年来,《新华日报》通过重点打造“新华服务区”等专栏专版,力争为读者提供优化信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新华服务区”集纳专栏由“高端声音”“共同关注”“新政点击”以及“媒体视窗”等几个分栏目组成,这是一块高端人物畅谈己见和地方管理者的经验交流之地,地方新政亮点、时政新闻热点以及社会话题焦点得以及时呈现,是党报核心读者不避分歧、寻求共鸣的思想阵地。如今年3月19日的“媒体视窗”专栏精选了一则短文:《“政绩”与“政绩工程”》,文章仅百余字,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从“政绩”到“政绩工程”这一词汇演变的本质,批评“政绩工程”已成为有的地方官员邀功升迁的垫脚石。而时隔不久,3月22日的“新华服务区”再次刊出《政绩观“中毒”最可怕》一文,文章从近两年频发的“血铅事件”出发,透视这类事件的真正“幕后黑手”,恰恰是错误、有害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传播理性声音以思想性解读引导网络热点

在网络上,人人都有各抒己见的自由,但也由此带来网络声音的嘈闹与纷乱。因为匿名发表等原因,一些网民的观点看法流于情绪化,甚至催生了网络暴力等现象。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利益诉求多元化,新闻事件频发,热点话题不断。在复杂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党报不仅是新闻纸,更应是观点纸和思想库,在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面前,党报有责任及时发出主流、权威的声音,还读者一片纯净、理性的思想天空。

党报特有的思想理论优势为其意见领袖的角色提供了坚实基础。在重大社会议题和重要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党报要积极主动引导舆论。事实上,自身的“喉舌”功能和厚重的思想理论储备,使党报有能力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促进政府与公众沟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方面,党报要发挥重要功能。

多媒体时代怎样做好舆论引导?《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的关键词是:“高度、贴近、开放”。其中,“高度”居于首要位置,党报的高度,也即全面掌握动态新闻的广度,透彻认知事物本质的深度,以及积极引领观念变革的力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基于对这一重大社会命题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会,《新华日报》从3月19日推出“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让农民有序转为市民”的系列报道,从城镇扩容的“海绵效应”、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型以及城镇化棋局的战略“考量”等多个层面,对江苏推进“城镇化”进行了全景式报道,以宽广的视野和认知的高度,以党报舆论引导之力助推各地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布局新一轮城镇化发展。

进一步强化权威性和贴近性的结合,以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阐释党报立场,实现思想引导。对于重大政策和时事要闻的阐发,党报向来有厚重的“社论体”文章,但在热点频发、话题不断的当代社会,党报的思想优势还有待于常态化呈现,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需要更多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以外的“常规武器”,来强化党报权威性与贴近性的结合。因此,《新华日报》增设了“新华时论”“新华调查”等专栏,反映、解析热点话题。2009年下半年,《新华日报》还在头版固定推出“漫说快评”栏目,漫画与简评相结合,对许多时事热点的分析解剖皆鞭辟入里,痛快淋漓。党报的思想高度是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党报参与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党报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引导人们及时厘清新时期种种思想困惑,实现科学发展。

不回避不盲从以主流价值观抵御低俗炒作之风

在各种潮流、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党报应彰显主流价值观念,在社会不良现象和敏感问题面前不回避,在一些媒体非理性的炒作潮流中不盲从,坚定不移地守护并倡导人性的真善美。

“不回避”,是指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党报要果断做出反应,及时发出清晰、正确的声音。近年来,《新华日报》充分发挥党报舆论监督功能,在许多领域发挥了作用。通讯《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因其对各地高考招生黑幕进行揭露,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另外,《禁令高悬,谁还在有偿招生》《民间借贷背后的毒瘤》《一组“办案电话”,咋能骗走六百二十万》等发人深省,使人们及时避开了社会上的“浅滩暗礁”。

“不盲从”,是指党报应主动拒绝非理性的猎奇和炒作,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和呼唤主流价值观。对于一些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开来的隐私话题、犯罪内幕、社会怪象等,一些传统媒体参与其中,不注重理性分析,不做价值判断,热衷于事无巨细的展览式写作。频发的热点事件几成媒体的一次又一次主题式狂欢。最近网络和平媒纷纷热炒“犀利哥”,《新华日报》刊发《消费“犀利哥”,娱乐着弱者的痛苦》一文,旗帜鲜明,观点犀利,批判了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指出在这一虚假的社会热点背后,是一个弱者的生存现状被大众娱乐消费的事实。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热衷恶搞,引发更多媒体无聊狂欢的情况下,党报绝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倡导和呼唤主流价值观。

以精神抚慰彰显人性情怀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党报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党报应对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困惑给予更多关注。最近,我们身边连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扼腕感叹的“新闻”:“豆饼老人”被失主告上法庭、“扶起孕妇却被反咬一口”“助人为乐却被诬为‘黑车’”等。“城市冷漠症”成了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的尴尬。在社会转型的当下,社会道德需要如何配置?《新华日报》刊出时评:《“陌生人社会”不能无视道德冷漠》,指出社会冷漠并不是现代社会不可医治的顽疾。道德虽“无形”却可以“有为”,只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就可以建立起崇善的道德生态和向上的价值导向。

党报应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关注。前不久,敬老院一位老人的一句“心安之处便是家”,让《新华日报》记者心头一震,也让他们由此展开了关于“家”的新闻调查:《最牵挂的还是“故乡的云”》,写出了外出打工者对家的浓浓惦念。

《“空巢”老人,心安之处便是家》是这一调查系列之二,记者通过体验式调查,发现随着各种养老机构的崛起和服务机构的完善,老人们已不再固守传统意义上的家,而是对家的理解有了全新意味,那就是,哪里有欢乐哪里就是自己养老的家。

《新华日报》2009年新增一批记者个人专栏,这是对党报改革创新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而其中“峥嵘记录”等栏目,尤以发掘当代普通人生活为主。如《我为什么选择独居》《“绝望过后,我还想有尊严地活着”》等一组报道把普通人各自鲜活真诚的人生挪移到党报版面上来,平实质朴,令人怦然心动。

把握时代脉象以深厚底蕴助推文化现代化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媒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党报应有出色的社会反映能力和思想涵盖能力。

党报主流媒体的文化诉求应首先体现为坚持常规文化报道,努力营造厚重博雅的文化家园。近年来,《新华日报》坚持常规文化报道,以散点透视的方法,努力捕捉每一个影响当代历史文化进程的细节侧面,并尽心尽力打造“人文”“讲坛”“新潮”等副刊专版,以纯正的人文情怀为读者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党报还应坚持常规报道的文化情怀,努力探求人物、事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蕴。2009年2月,《新华日报》刊出一则人物通讯:《行走在母亲河上的文化纤夫》,记者笔下的主人公叫郑云峰,68岁。为了探秘孕育黄河、长江、澜沧江的三江源,他20年间十多次深入青藏高原,拍摄了20多万张珍贵照片;他还在自造的小船上一住7年,用镜头留住了绝版三峡。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之一。记者以贴近、细腻的笔触,以与人物的思想共振,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前景的忧虑与焦灼。除此而外,《方言文化焦虑背后的人文沉思》《〈喜羊羊〉》能否让国产动画“喜洋洋”》等报道,也都以某一社会热点现象为微细切口,深入求索,准确把握出新闻背后历史文化变迁的脉象。 (作者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新媒体的勃兴给党报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多媒体生态环境下,党报究竟该如何看待与新媒体的关系?党报又该如何有所作为?《新华日报》最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格局的改变,恰恰对党报构成一种反作用力,为党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机。

分享:

上一条:晚报电子版:《羊城晚报》数字化战略促报业转型

下一条:商报电子版:出版的网络化挑战

[频道精选]
首页 导航

首页 | 友链 | 合作

电脑版 | 导航 | 收藏 | 官网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  53bk.com

[2024/4/27 2:49:09]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