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南总面积约14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是华夏农耕文明美丽画卷的一部分,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及根脉,构成了屏南人血脉中关于国家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愁。
作为游子,从最初的浪迹天涯到几十年的身处都市,一旦回乡走进古村落,扑面而来的那清爽的空气,叠翠的山峦,清沏的溪流,原生态的民居和熟悉的田园风光,总是感到亲切和陶醉。沧桑巨变成恍若处于另一个世界,伴随着无数道不尽的古老传说,一股回归心灵家园的快感油然而生。
曾记得踏青时的风和日丽、姹紫嫣红、蜂蝶纷飞、百鸟争鸣。清明的山川充满诗情画意,许多扫墓祭祖的人群,掮着锄头,腰绑柴刀,挑着糕粿供菜,提着纸钱香烛,带着一颗虔诚敬畏的心,与逝者“团圆”,向祖宗叩拜。座座坟头上多是近旁草树青碧,远处风岚含烟。这一方方净地在这些天都演绎着家家户户后裔的孝文化,都把祖德余荫延续成子子孙孙的记忆和缅怀。
曾记得刚用麥丸儿和旧岁积存的番薯度过了青黄不接,就到了“五月人倍忙”的日子。山野阡陌男欢女叫,耕山耘田,行歌相答,稼穑生香,除了诸多时令收获,又栽培着丰硕收成的“金秋”。此时此刻,万物都生出蓬勃的光辉,激发着蝉与青蛙的阵阵鸣叫,似乎也听到孕育与悸动中的早稻拔节的声响。端午的气氛,粽子的芬香,插艾叶,佩香囊,结红头绳,喝雄黄酒等的点缀,唤起这个季节的浪漫和感动,也引发着师生们对屈子的深情追思。
曾记得割稻、“吃新”、做番薯米……那是秋霜时节的繁忙,是一年辛勤的馈赠。伴着金风玉露月辉幽幽,农耕的乡亲们带着无比的欢悦起早贪黑地劳累着,收获汗水的结晶,土地的赋予和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福惠。故我每一次回乡都选择在这秋高气爽、蓝天高远、百果聚齐、佳肴丰盛的美好秋日。
曾记得喜庆的正月,京戏、闽剧、电影、歌舞的频频演出,把古城双溪烘托得无比欢闹。那铿锵的锣鼓,那美妙的音乐,那时不时响起激烈的炮杖,尽情感受着祝福和吉祥,惬意地度过丰富多彩的冬闲,期盼着更好光景的新年。
北岩寺、瑞光塔、城隍庙、圣人庙、天宝寺、万安桥等无数古建筑,都忠心耿耿地监护着历史,告示着这里古老与悠久的人文,叙说着千百年来故乡屏南的发展与变迁。双溪、漈下、漈头……这些瑰丽与悠远的古村落,其特有的人文气质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先祖留给我们当之无愧的瑰宝,它那一个个传奇的故事,都能激起我们沉醉的记忆。啊,故乡,博大精深,文明美丽的故乡,在你年年岁岁不断轮回,与时俱进的连续辉煌中,经历过富丽与精彩,知名与神奇。屏南人民,尤其是上了年岁的远方游子深深地热爱你,思念你,感恩你。因为故乡情怀不仅已经嵌入了我们的血肉骨髓,简直就已变成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