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眼中的教育家

作者 翟小宁
2016年07月14日

时代呼唤教育家。教育家的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教育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在我看来,拥有丰厚的教育实践、深刻的感悟力、坚定的信仰、崇高的思想、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家必备的素养。教育家应具备如下这些基本素质。

教育家要有“根”,“根”即丰厚的教育实践。教育家要把根牢牢扎进实践的土壤,从中汲取最丰厚的滋养。在实践的历练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在不断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和教育风格。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始终身在教育的情境中,不离教育这方热土,怀着爱心对待工作,跟学校、跟同事、跟自己从教的学科交朋友,对教育怀有一种亲近感,才能有对教育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当他每天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跟教育、学生和学校紧密相连并从中不断经受锤炼时,他就可以在顺境中保持定力,在逆境中保持意志,在顺逆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并不是说没有实践就没有教育家,但如果是一个有着扎实、丰厚的实践根基的教育工作者,他对教育的理解会更朴素、更深切、更接地气。

教育家要有超越实践的理念,即深刻的感悟力。朱光潜在《谈美》中论及艺术家的形成时说:“凡是艺术家都需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匠人的手腕即很深的功底,很好的基本功。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必须在实践的历练中形成深厚的功底。拿校长来说,他应该是学科教学里的行家里手,他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教育情怀和教育魅力的,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教师钦佩的。只有亲身从教育一线走出来,他才能对课堂、对学生、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妙悟即深刻的领悟力、感悟力。一个教育家应该有一双教育工作者的慧眼,对实践有敏锐的眼光,能透过实践看到教育的本质。他要用力工作、用脑工作,更要用心工作。热爱教育工作的人应敞开心扉,接纳中西教育的理念,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投射到工作的环境中去,影响一个学校,影响教师,甚至影响更多的人。教育家应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返璞归真,通过不停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为什么来做教育的。

教育家要有坚定的信仰,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这种信仰外化出来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真善美、对真理和正义,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人类的梦想、和平与福祉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思考,它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和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之心。那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不管是天上的星空还是心中的道德法则都是指他的信仰。教育也需要信仰,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一种纯净的理想,哪怕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我们也要坚守教育这一方净土,在这方土地上永远镌刻着真善美几个大字,我们要把真善美的理念源源不断地注入青少年的心中。没有这些,不能称得上教育家。一旦拥有了坚定的信仰,教育家对教育、对人类就有了自觉的担当精神,身上就有了无穷的力量,他就能几年如一日、十几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从某种意义上讲,信仰就是一种价值追求,一股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教育家要有崇高的思想。这种思想既要和现实紧密相连,又要充满理想色彩。它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心灵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坚守。人生最大的学问在于使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在于日新其德,在于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且止而不退。学校教育应始终把“育人”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学生的德行和心智,完善学生的品格和素养。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润泽生命、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子有四教:文、行、忠、信,皆关心学生内心的修养,教他们做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十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孝敬家人的大爱情怀,将善与良知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中,启迪青年人做具有仁爱之心、慈爱之心和博爱之心的中国人。

教育家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借用夏尊评价李叔同的话来讲:“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李叔同教国文,学生就喜欢国文;教音乐,学生就喜欢音乐。为什么呢?他有“背光”,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而深厚的文化功底又造就了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人生境界,使其终成一代大师,为后世留下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一个教育家也应该是勤学修德、博文明辨的学者、教者、智者,应该与书为伴,经常阅读各类教育经典、哲学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我们祖辈教育家的肩膀上,站在先哲的肩膀上,与大师对话,成大家气象。

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粒种子,我们要相信种子的力量,愿它成为这世界上一粒最美丽的种子。教育家的工作是艰巨的、繁重的,同时又是幸福的。我们要坚信,只要美德、慈爱、信仰、智慧、梦想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就一定会有硕果累累的明天。

(摘自2016年4月《教育家》)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夏青峰:中小学要保护好孩子的创新意识和需求
分享到

© 2024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demo.53bk.com/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16-08/02/001863.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