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个城市一向温软圆润。她的气质和南京是两样的。所以当南京的报业竞争如火似荼,“一毛报纸”搞得闻名全国的时候,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动静。可能动静也是有的,就是《故苏晚报》的副刊“怡园”按照主题来组稿。效果还是不错。
那时侯,外地的报纸也没有大举进犯苏州。报业零售的终端——报摊上的外地货也就那么几种,譬如上海的新闻早报、午报、晚报,北京的北京青年报,广州的广州青年报,南京的服务导报(时间上也是到了后来)。而且无一例外的,销量都不是太好。到现在在回过头去看看,新闻早报、午报、晚报基本上在报摊上绝迹了,北京青年报则是完全撤出了苏州,服务导报到了现在看的人好象还是那么一些人,那些关注证券的,销量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其实,我个人觉得,北京青年报的《青年周末》在青年人中应该有很好的市场的。它有很多让年轻人心动的理由:有品位——关注的事情不是像《扬子》那么婆婆妈妈市侩气失足(虽然它现在打出广告,发行量超过190万。还有,我还记得它以前公布的一个读者调查结果,说什么看《扬子》的读者构成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60%。对于这个结果,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有接受读者调查的恶习。),切入的角度也新颖,而且版式,特别是标题特别的大气;价格便宜量又足,好象一份只要5毛钱吧,就是厚厚的一叠。
可能是苏州喜欢读报的年轻人太少了的原因吧,苏州的园林太多,是不是都跑过去和恋人约会了?
这可能也是苏州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而且人口也不少的城市,而报业市场却是如何波澜不兴的原因之一。
那个时候,苏州日报好象也不上报摊的。不过说实话,就是上了报摊,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那时侯它上让读者不忍卒读的。除了内容上乏善可呈以外,版式也是面目可憎。后来听报社内部的一位朋友说,报社本身也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开始学习南方一家比较有名的日报的版式。至少在版式上,苏州日报有了些改变。至于内容,也应该在改进之列,不过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后来它也上了报摊。可能自觉底气足了。
故苏晚报倒是一直在报摊上露面的。不过我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说实话,很一般。我私底下用我们苏北家乡的一份晚报和它比较,比来比去,除了纸张好一点之外,无论在版式和内容或者信息量上都没有过人之处。
据说,那时侯,苏州日报和晚报加起来的发行量都比不上苏州广播电视报。
苏州广电报是苏州的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报纸。一直以来,广电报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登一些节目表,再加一些影视介绍,很少原创的东西。我也把它和我们那边的电视报比了一下,也没有特别好的地方。但是“广播电视报生活真需要”有了电视机,每个星期买一张电视报就必不可少了。可能就是因为旱涝保收的缘故,广电报的发行量是比较可观的。虽然说,现在靠发行量还赚钱的报纸没有几份,但是有聊胜于无。而广电报的效益好,也可以从他们开出的稿费上可以看出。日报和晚报的千字人30大洋,广电报就能翻一番,达到60。后来广电报不断开辟新的版面,例如新闻联动,每期两版的主题调查,据说坊间评价很不坏。
可以这么说吧,在前一段时间,苏州报业市场的亮点来自广电报,这多少有点讽刺意味,可以看作是日报和晚报的失败,其实也何尝不是苏州报业市场的悲哀?
广电报一向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思进取,而苏州广电报却能以另类的姿态,给死水以微澜,这一点难能可贵。
但是,无论如何,苏州日报,故苏晚报和苏州广电报是苏州报业市场的三大主流媒体。由于党报性质,决定了苏州日报不可能充当苏州报业市场探索者和实践者,故苏晚报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抵御外来报纸的侵袭,捍卫自己在本地市场的份额和主流媒体的地位,也包括扑灭内院起火——苏州广电报未雨绸缪的举动毕竟已经静悄悄的吸引了很多的眼球——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眼球就意味着钞票,大把的钞票。
苏州报业市场硝烟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