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22年4月3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53BK电子报刊系统头版 当创新创业遇上“共同体” 夕阳映黄河  生态景如画 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在全国率先打出这一招,聚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

当创新创业遇上“共同体”

□ 作者 大众日报

站在科技这座山峰前,人们常会“望山兴叹”:一边是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长期以来,产学研脱节、科技成果落地难、转化率低,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如何破?山东在全国率先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要素充分融合,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省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带来协同创新的新机遇。从“分兵作战”到“抱团冲锋”,这一开创性之举,让人们看到创新从单点突破走向融合突围的无限可能。

率先破冰,打造创新要素集散地

在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更深层次融合创新是必然。“较之两三个要素整合就能创新的时代,现在需要六七个乃至更多要素整合才能更好地释放生产力。”省科技厅厅长唐波直指肯綮,“共同体就是要解决市场调节不了、解决不了的问题。”

2019年3月,山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出台《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30个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同时带动各地建设一批不同主体、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1+30+N”的创新体系,成为全国首创之举。

共同体以产业化需求为牵引、各参与主体共治共享为纽带,着眼产业链条而不是一个链节,梳理技术卡点、机制堵点,从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创新突破,联合要素、集中资源、聚集力量打“组合拳”,着力解决单个企业做不了、不愿意做、做了不划算的问题,打造极具规模的创新要素集散地。可以形象地比喻,创新创业共同体就是产业崛起的领导者。

如今,这一宏大构想已经得到验证:激光装备共同体协同中科院理化所等单位,聚焦核心光源器件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成功突破了低温区高转换效率等多个核心技术;高端铝制造与应用共同体协同产业链45个企业、院所等,一举攻克了汽车轻量化用铝短流程锻造、三维弯曲挤压以及冷连接技术等关键技术……

从2019年的首批5家到现在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到31家,实现山东16市全覆盖,带动建设市级共同体112家,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56家,初步构建了独具山东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催生出新的发展动能。

“围绕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上游缺什么,下游缺什么,不同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什么位置,都可以在共同体内逐步攻克。”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联盟副秘书长黄杨表示。

这种精准出击的理念和协同发展的生态,一举将发展“加法”升级为发展“乘法”,一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正悄然布局。

从花钱治理到挣钱防控。“对于环保上认定为危险废物的废包装桶,企业常常要花大量资金委托处置。”绿色环保产业与环境安全共同体牵头建设单位,省环科院创新部副部长祁振介绍,“共同体帮助企业打通政策、技术等环节,废包装桶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实现再利用,最后变成产品来销售,成了一个挣钱的产业。”在共同体的大环境下,一些传统的思维模式正在发生巨变。

多要素协同,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4月,山东省生物诊断分析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牵头单位山东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捷报频传。月初,旗下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批上市;月中,其自主研发的“医用荧光定量PCR仪”又拿到了《医疗器械注册证》,助力国产医学检测仪器打入分子诊断市场的高端领域。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得益于共同体内多要素的协同创新。上游原料不充分,下游推广没有底,企业不愿做,院校难突破,生物诊断分析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秘书长李静坦言医用荧光定量PCR仪曾是一个棘手活,正因为有了创新创业共同体,让他们组建起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的创新平台,加上高校、人才、金融等资源的融合,不仅攻克了技术难关,更缩短了研发周期。

要跨过创新转化的“死亡之谷”,不仅需要多要素整合,解决转化环节的“搭桥助力”问题,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科研项目的产业关联度问题。三个月时间突破光学(芯片)模块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核心运营机构负责人秦鹏总结的经验是,产业链需求提供研发导向,企业生产线成了创新试验场,新产品在共同体中快速应用。

在共同体的创新生态体内,项目来源于产业,落地于产业,项目研发在共同体内实施,成果在共同体内转化,企业在共同体内孵化——各要素互补互促,实现了全周期的创新创业闭环,解决了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充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打通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同体梳理重大技术需求883项,突破关键技术391项,转移转化重大成果299个,共同体内实现增加值超513亿元。

新时代的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揭榜挂帅,正是这盘大棋中的“棋眼”。2021年9月,创新创业共同体联盟首次正式亮相便向全球悬金张榜,旨在解决制约山东产业发展的“卡点”“难点”技术,促进国内外企业与共同体需求精准对接。

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联盟副秘书长张平告诉记者,揭榜挂帅活动后,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国内745个项目报名参与。山东的“英雄帖”也漂洋过海,来自美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个科研项目参与进来,为共同体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巧用“市场之手”,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

“共同体不是一般化的产学研合作,虽然参与单位多、类型多样,组建方式各不相同,但‘形散神不散’。”唐波说,“核心是产学研,本质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创新要素的融合协作。”

怎样建立起灵活的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山东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带领共同体探索建立股份制、独立法人的实体化核心运营机构。实体化核心运营机构由多要素参加且最大占股不超49%,并聘任CEO领衔的不少于5人的专职运营团队。此外,省财政对每个共同体支持资金5000万元,由核心运行机构管理使用。

省科技厅把建立核心运营机构作为共同体市场化运作的标志,避免把共同体做成某一家的平台或项目。“专职CEO、稳定的团队保证了核心运营机构的专业性,可提供长期持续的服务。而5000万元的投资只是启动资金,目的是‘四两’政策资金拨动‘千斤’市场资金,撬动运营机构走向市场,实现自身造血。”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于浩如是说。据了解,已有18个共同体聘任了CEO,共同体联盟实体化也在筹备当中。

确保共同体整体建设不断提升,山东探索出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召开现场推进会,定期对CEO进行培训。每年开展绩效评价,对后几名的亮黄牌。其中,高端石化共同体整改后,瞄准建设全国知名高端化工中试基地,着力打造集研发、转化、服务一体的产业集聚平台,已吸引进驻中试项目7个。

“对只占位、不干事、耽误事,达不到建设要求的,该通报的通报,该摘牌的摘牌,该退出的退出。”目前,山东对31家共同体新一期绩效考核评价刚刚结束。

企业之间需要合作,但也免不了竞争。如何让企业放下“戒备”,真正投身于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中,实现打通共享?

于浩拿出一张密密麻麻的长卷说,“寻找合作点,而不是竞争点。”长卷上,梳理的是一家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链上的问题清单,上中下游各环节及卡脖子问题、主要企业,分别以不同的色块呈现。“找到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是共同体建设的全部基础,解决产业链上的共性问题是共同体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立足当下到着眼未来。“以往产业链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上游,实际上,产业链发展到下一步,下游应用端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方向的培育。”秦鹏认为,瞄准产业链下游的新技术新方向,共同体研发成果也可以对成员单位实现有偿共享,进而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创新创业共同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