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18年7月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53BK电子报刊系统副刊 · 广告 家风助我行 学习十九大精神境界说 回首·展望 放慢脚步 静享温柔时光 诗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风助我行

□ 作者 ◇ 李思思 (山西局一一四院)

第一次看到“家风”这个词是在2015年的《人民日报》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单位曾举办过一期“弘扬好家风 共筑地勘梦”道德讲堂,通过展现典型模范人物的家风,使我看到了他们孝敬宽厚、勤奋踏实、敢于承担的品质,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家风。我的家庭和父母很普通,但是良好的家风让我觉得伟大和崇敬,对读书和学习的坚持是我一生受过最好的教育。每当我无力前行时,他们总给我温暖,给我以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的母亲是家中的长女。一直以来,她都以大姐的身份给弟弟妹妹树立了好榜样。母亲的穿着向来很朴素,她把精力都花在了如何让一家人吃得健康和营养上。记忆中,从我上小学开始,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起来做早餐,一做就是二三十年,忙到忘我,忙到日渐驼背。前年,姥爷生病住院,母亲一会儿给他捏捏胳膊,一会儿揉揉腿,然后把好吃的摆在他的面前,等姥爷吃完后,母亲收拾好碗筷,清理干净便盆后,回到床边陪他说话,或是播放戏曲给他解闷。

回想起这几年每次家庭聚餐时,母亲总会坐在离姥爷、姥姥最近的地方,给他们夹菜。即使再好吃的东西,我们都是等长辈尝完后才开始动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逐渐从父母的一举一动中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涵义,尤其是当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我感谢父母,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也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孝”。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快速消费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是效益和效率,人们享受的是“快餐文化”。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不甘落后,于是安心读书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似乎很难静下心来好好读几本书。

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这不得不叫人忧心忡忡。读书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更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举动。小时候,母亲总爱带我去新华书店,她从来不限制我看什么类型的书。记得当时我爱看文字少、图画多的书籍,长大后我才知道这叫绘本,很适合低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虽然当时父母根本不懂这些,但她尊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我非常感谢母亲,现在的她虽然年龄大了,但仍然保留着看书的习惯,没事的时候总会去图书馆借几本书。父亲也受她的影响,退休后经常会借阅一些领袖著作、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他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传染”了我,使我喜欢读书和思考。深读,深思,一种境界;读此,思彼,一种乐趣;读进去,跳出来,一种格调。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家风中的“好学”,从读书中汲取养料,思中有进。他们希望我通过学习,让自己更有智慧。正是父母这种“智”的引导,让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条件,食物是否美味、健康体现了人的生活品味和品质的高低。家里,母亲把对家人的爱倾注到饮食当中,用美食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她平时爱琢磨,爱看美食和健康类节目,用心做笔记,只为让我们吃到最新鲜的食材和最可口的饭菜。我们平时都很喜欢在家里吃饭,这就是妈妈的味道的吸引力吧!现在,我们这个四口小家也传承了美食文化,周末会精心做一些美食,和亲人、朋友聚一聚,聊聊家常,增进感情。我们用精心制作的食物去表达对长辈、亲友的关心和爱。

俗话说,“家庭育儿先育吃”。孩子生下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哭,哭完就要吃,从“吃”的礼仪做起,“饭桌”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场所。饮食很讲究礼仪,《礼记》中记载,古代饮食中对席位的安排、餐具的使用、进餐过程等有很多规矩,呈现出彬彬有礼的文明古国风范,说明饮食是礼的载体,折射着礼的学问。从小父亲就告诉我,吃饭要等长者先动筷,嚼食物不能出声,不挑食,不“隔山探海”。父母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让“文明有礼”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孝”“智”“立”,就像家风三部曲,唱响了我的人生,让我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智慧的头脑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