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17年9月4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53BK电子报刊系统深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腹有诗书气自华

□ 作者 许馨元 马荣荣 储睿娟

多读书,修素养;读好书,气自华;常读书,冶情操。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样,是一项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活动,是一个感悟人生、体会哲理的过程,更是一种陶冶情操、提升气质的方式。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热爱阅读的华园学子,近距离地去感受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质。

广泛涉猎,提升素养

在大学生阅读方式的调查中,39.89%的大学生选择深阅读,60.11%的大学生更喜欢浅阅读,和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一样,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邵学伦也更喜欢浅阅读,她认为浅阅读可以节省时间,从而阅读更多的书,没有心理负担,不需要深入了解和刻意记忆书中的内容,浅尝辄止,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作为一名“读书迷”,邵学伦表示,她喜欢读书不仅是为了丰富知识储备,更是因为自己的由衷热爱,“我享受阅读的乐趣,尤其是阅读到感兴趣的内容时,会痴迷其中,就像全世界就只有我和书一样,甚至忘记其它事物的存在。”大量的阅读还对邵学伦的知识面、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影响,“书读的多了,什么都知道一点,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找到话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有较高提升。”

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邵学伦节省了很多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涉猎更广,不管是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旅游随笔、时事评论,还是有关行为心理学、演讲与口才等实用性强的读物,只要感兴趣,她都会拿来读一读。虽然是浅阅读,但邵学伦更多地利用了一些碎片时间去阅读,将这些碎片的阅读时间加在一起,邵学伦每个月总计阅读的时间、字数十分惊人。

自内而外,感受魅力

和邵学伦不同,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林润霞可能更喜欢细细“品尝”、深度阅读。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林润霞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并一直延续至今。上大学以后,她总是会利用课余时间坐在图书馆里安静地、投入地阅读课外读物。谈到坚持阅读的原因,她用了毕淑敏的一句话来回答:“淑女必书女,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能使女人飞翔。”

无论何时何地,林润霞总是会捧着一本书阅读,她说只有在阅读中她才是最快乐的。正是因为珍惜每分每秒的阅读时光,她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林润霞阅读的书籍类型多、范围广,题材也非常多样,但她最喜爱的还是文学作品类的书籍,诸如名人传记、小说、散文等。采访过程中,她还向大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追风筝的人》《岛上书店》《这么慢那么美》等书籍。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却很热爱文学,喜欢在文学海洋中遨游,领略文字的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文学的深刻内涵,借此丰富知识,提升写作水平,修炼脾性。”在与他人交流时,林润霞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温文尔雅,因读书而散发的独特气质展露无遗,足以见得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她的影响由内而外。“静下心来阅读,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是我阅读的信条。”

我的兴趣我做主

谈起喜欢阅读的原因,财会与金融学院会计专业的陈琪璘表示是因为同学喜欢读书,常往图书馆跑,陈琪璘就跟着一起去图书馆,借阅一些书籍看看,希望和同学交流时有更多的话题。没想到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也爱上了阅读。缘起无心,而阅读如今已经成为陈琪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她和同学间的话题也更多了。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很多人沉迷于手机、电脑,忘却了阅读的独特魅力。对于这种情况,陈琪璘表示,“社会发展迅速,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想要用大量的时间阅读,确实是难以做到,但茶余饭后、课间周末,这些都是可以挤出来的时间。即使只有很短的时间,我也会尝试多阅读一些,丰富内心世界,培养良好的气质。”对于阅读书籍的类型,陈琪璘表示最喜欢阅读文学类的著作。

运动、游戏向来是男生最喜爱的活动,然而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专业的高鹏却是一个喜欢阅读的男生,他说:“这些都是我喜爱的活动,相对来说,运动和游戏能使人获得身体上的活动和感官上的满足,而阅读更注重的是思想和精神的丰富,可以让人得到心灵上的升华。”作为一名大学生,课余时间毕竟有限,高鹏对此也有自己的规划:“除了学习之外,我还是会挤出时间来读书,不一定固定在哪个时间段,有时间就认真翻阅书籍、细细欣赏,没时间就用手机看电子书,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一般来说,我阅读科幻、侦探悬疑之类的书籍更多,因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我想要更多地去摄取这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求知解惑、提高修养,或是应付考试、休闲放松,每个人阅读的目的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阅读之旅都是丰富并精彩的。

华园“读书王”的“经验谈”

在偌大的华园中,大学生对于阅读的热爱、坚持是华园学子积极上进状态的一个缩影。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华园学子平均每月阅读课外书数量为1-2本,3%左右的学生每月阅读6本以上,18%左右的的学生阅读量低于1本。

2016年华园“读书节”的“读书王”称号获得者,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汉语言专业学生吴倩2016年共从校图书馆借书181本,平均每月15本左右,居全校榜首,远远超过半数大学生平均每月1-2本的阅读量。

作为一名阅读的“痴迷者”,吴倩对阅读有着很深的感触。“我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阅读,因为学习中文专业的原因,需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来巩固知识、扎实基础、培养文化素养,而且我本身就爱读书,现在阅读基本上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谈及阅读,吴倩有着说不完的话:“除了专业需要,我对阅读更多的是迷恋。文学著作、诗词歌赋、哲学悬疑,我都有涉猎。”

据亚马逊中国平台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阅读量不足5本,较前两年呈下降趋势。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愈发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吴倩却不这么认为,“科技发展带来了许多更加方便阅读的媒介,大家应该更加勤于读书、乐于读书。”

据大学生阅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6.54%的大学生选择纸质书籍,20.5%选择阅读电子书籍,32.96%表示两者皆可。作为一名热爱纸质书籍的读者,吴倩认为,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利弊,电子阅读更加便捷,传统书籍让人更加静气凝神地感受阅读的美妙,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阅读方式。

在成为华园“读书王”后,有很多同学找吴倩“取经”,问自己需要看哪方面书。吴倩总是笑着回答:“我读书都是因为对阅读最本质的热爱,而不是所谓的需要。建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笔记、摘抄,记录下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自己当时的想法,等到过些日子再来回顾,会获得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吴倩还建议大家有选择性地阅读,对需要精读的内容认真钻研,可以略读的地方就不要花太多时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浅阅读和深阅读完美地融合起来。

提到阅读对自己的影响,吴倩说道:“一本好书有时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会丰富自身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这些都是阅读的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