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16年4月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53BK电子报刊系统统战政协 永川机器人产业集群走向前沿 大足:书记“点题” 政协“下单” 石柱春耕春播打好“环保牌” 图片新闻 儿童福利院的“编外老师” 区县快递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福利院的“编外老师”

——记民革党员余系中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每年春节她都会买上水果或零食去重庆市儿童福利院过年,“六一”儿童节就送去图书。她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那些孤残儿童。她就是民革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余系中。熟悉她的人都称她是儿童福利院的“编外老师”。

陪孩子们过年

余系中与重庆市儿童福利院结下不解之缘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庆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到福利院的一次参观。“那时国家穷,那里的条件很不好,孩子们的哭声以及房间散发出的各种异味,在脑海里留下很深的烙印”,余系中回忆当初的情景,眼睛有些湿润地说:“一个兔唇女孩凄婉的歌声打动了我,我决定要长期与这所儿童福利院联系,用手中的笔呼吁社会关注孤残儿童的生存状态。”

从此,每年除夕,余系中都到儿童福利院陪孩子们,她和孩子们一起包汤圆、唱歌、做游戏。“有一年除夕,女儿闹着要我陪她过年,但当时想到那些孤残儿童更需要我,只好说服女儿,把女儿安排在朋友家里过年。从福利院回到家后,原本想给女儿做点好吃的,结果超市早已关门,只好到一家私人小店买了一包糯米粉将就度过了除夕。”回忆起当时,余系中心怀对女儿的愧疚。

余系中说:“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很渴望亲情,没有家,他们会把老师叫做妈妈。对每一个来访者,他们会主动为你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然后投到你的怀里,轻轻地叫着你‘妈妈’”。感受到孩子们的渴望,去儿童福利院过年仍然成为每年余系中雷打不动的事儿。

送孩子们《少年先锋报》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作为重庆市作协会员,余系中自然有不少文化单位的朋友,节日前夕,她就会找到这些朋友,请他们支援一些儿童读物,作为礼物在节日当天给孩子们送去。每到“六·一”,朋友们一接到她的电话,就会笑着说:“又来要书了么?”

2003年,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刘利告诉余系中,福利院没法给孩子们订课外读物,希望余系中能想想办法。余系中听说后,首先就想到了《少年先锋报》。但要长期给孩子们每人订一份报纸,确实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余系中担心报社不答应,便到市作协开了介绍信,拿着介绍信又来到该报的主管部门团市委,希望他们能出面协调。陈述理由时,余系中很是急切地述说着孤残儿童的不幸,倾诉着他们对文化知识和亲情的渴求,一着急,说着说着不由得哭了起来。团市委的领导见余系中很真诚很执着,也深受感动,答应了她的请求。经过团市委、报社和余系中的多次沟通和辗转努力,孩子们终于看上了《少年先锋报》。

坚持赢来更多爱心

儿童福利院的大多数孩子因残疾或重病而被遗弃。余系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夏欣的断臂男孩,白皮肤,黄头发,大眼睛,一笑还有俩酒窝。据说他是不慎被电线击伤,整个左臂从肩膀被截掉,父亲把他哄出去,在火车站扔掉的。

“是我把爸爸弄丢了,是我把爸爸弄丢了……”余系中在福利院详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天真无邪的夏欣就哭着对她说。晚上,在台灯下,余系中含着泪,写下了儿童报告文学《爸爸被我弄丢了》,发表在《中国少年儿童》杂志上,还配上了痛斥谴责遗弃行为的编者按,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除了像夏欣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孩子因重病或残疾显得木讷、迟钝,一般的人都不太愿意接近他们。然而出于责任感,儿童福利院的老师们没有一个人逃避,有许多老师还把自己的孩子带到院里来,和这些孤残孩子们一起玩耍。有一位名叫唐寿云的老师做了脑瘤手术后,大年三十的晚上仍坚持上班,她说,能使这些可怜的孩子高兴,我就高兴。

“这些园丁们的辛勤耕耘使我深受震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我必须为孤残儿童事业做一点什么。”余系中暗暗决定。

于是,余系中写了几十万字的反映孤残儿童生活状态、歌颂赞美特殊园丁(儿童院福利院老师)的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有的还打来电话,说他们是流着泪看这些作品的。

不仅如此,余系中还走访了市民政局相关部门,深入查找弃婴行为的原因,撰写了《关于对弃婴犯罪立法的相关建议》等社情民意,其中涉及对优生优育及对重病残疾儿童家庭的救助等建议。

“我现在年龄大了,也身患疾病,已经搬不动那些水果和图书了,我常常求助于小区的物管或熟人,请他们帮忙用车送我去。”余系中很欣慰地说,“在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我身边的朋友和我一起去儿童福利院献爱心了。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热心人能关心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