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年來的中國在大悲大喜中度過,苦難的民族在動天地、泣鬼神的煉獄中磨礪着血與火的靈魂,掩泣悲歌之餘,在揮之不去的漫漫長夜中是戰爭、殺戮、人禍、天災,是青春與美麗的毀滅,是鮮血與生命的葬送。一場場噩夢、一陣陣絞痛,一個巨人受到的淩辱是一道不願拉開的血跡斑斑的大幕,是一段刻骨銘心的不忍目睹的記憶,這是一個陰沉的畫面,這是一個欲哭無淚的時代。有多少抗爭,又有太多的無奈。
江舟的繪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低音徘徊拉開了序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雖有鮮花和美好,但終以現實戰爭和災難的重錘敲擊着人們的靈魂,在生活與藝術的表達中,完成着向更高的、崇高悲壯謳歌生命的意識流般的寫意象徵。
張江舟是當代人物畫領域的重要代表,同時也是一位推動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繁榮發展的實踐者。從20多年前帶着自己的創作,朝聖般慕名來到中國國家畫院求教的部隊文化幹事,到動議策劃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再到今天中國國家畫院的院級領導,這20多年凝結了張江舟踏實勤奮、求知進取、不斷完善的自我曆練。多年的軍旅生涯,在張江舟身上打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敏銳、幹練、有決斷力和執行力,這些優秀品質也是他取得今天成績的關鍵。
作為當代著名人物畫家,張江舟的創作無疑具有代表性。他的作品大多蘊含了對人生、理想以及生命價值的終極思考,並通過抽象、凝練的用筆,誇張象徵的人物造型,富有韻律性的節奏感,以及線條與筆墨的交融,營造出畫面整體的動態和諧。他善於把握宏大場面,從曾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的《熱血12.9—北平12.9學生運動》可以看出,在人物的形象塑造、動勢把握、造型組合,以及空間處理和氛圍營造等方面,都已遊刃有餘。
在張江舟的藝術之路上,軍旅生活、老山血戰和2008年地震無疑都是重要節點。汶川地震以及血戰老山的回憶,對張江舟的內心產生了極大地觸動,這也是其之後如《殤》系列作品創作的精神來源。在這一系列都市題材創作中,他壓抑巨大的悲痛,回避了災難、死亡等恐怖的畫面,通過人物群體誇張組合的巧妙方式,並以對觀者心靈的震撼,傳達對生命和存在價值的思考。包括之後的《日全食》、《大夢典》等,都試圖以畫面強烈的衝突感,來強化作品整體的視覺衝擊,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特質,也是一種具有標誌性、符號化的特質。
此次《生命·墨語——張江舟繪畫作品集》收錄了張江舟從藝以來不同時期的代表作,甚至包括早期的油畫、浮雕、連環畫等,還附有藝術年表,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從他對此次不同“生命·墨語——張江舟水墨藝術展”時期作品的選擇,能夠感受到張江舟的藝術追求,他從親歷感受的現實出發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品,逐漸向現實背後的生命主題切入,從寫實描繪對象到隨心所欲的寫意表現,再到向象徵寫意更高層次的不斷攀升,這使他的作品既具有包容性、都市化,以及當代性價值,又能夠挖掘人性內在精神訴求的崇高感和儀式美,即藝術之大美!
雖然今天的張江舟已經獲得了很多榮譽,也承擔了很多領導工作,但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個畫家。“生命·墨語——張江舟水墨藝術展繪畫作品集”呈獻給觀眾的優秀作品,再次證明了張江舟一直以來的積澱和努力。在這個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偉大時代,中國美術界需要張江舟這樣的推動者,更需要他這樣重視生命,重視藝術本體建設的歌者。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樹長青,悲愴的生命交響序幕剛剛拉開,我們期待江舟的成功,更期待他的畫展帶給我們這個浮躁的畫界更多啟示。
【張江舟簡介】
張江舟,男,1961年生,祖籍安徽。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院委、研究員。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專家、文化部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評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張江舟以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齊頭並進,學術文章與創作實績相互映發而顯於世”(曹玉林語),其中國畫作品多以歷史事件和現實人生為題,宣導藝術創作的精神性功能和現實文化意義,崇尚崇高、壯美、聖潔、博大的審美境界。其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作品《熱血12.9—北平12.9學生運動》和《高地》、《士兵》、《大夢典》、《日全蝕》、《花逝》、《傷戀》、《極地光》、《流螢穀》、《殤•戊子記憶》系列等作品,以壯闊的精神氣象,深切的人文關懷和鮮明的當代特徵,實踐著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和對人類理想的不懈追求。《邊地風情》系列作品是張江舟藝術實踐中的另類成果,畫面中由牧人、犛牛、草場、陽光構成的和諧生活之境,透射出作者置身都市繁華,對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美學的深情嚮往,以遠離現代文明的方式,實現了對都市文化的深刻反省。
創作實踐的同時,張江舟專注於理論研究。其論著《思與境偕》以寬闊的視野、獨特的視角、嚴謹的思辨勾畫出當代中國畫的創作現狀與未來思考。
目前,張江舟已出版個人畫集二十餘種,理論專著兩部,大量作品參加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豐碩的創作研究成果和積極的學術作為,已使張江舟成為當代中國畫壇具有影響力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