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电子报

2010年12月2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报纸电子版演示乌鲁木齐报纸电子版:乌鲁木齐晚报社印务中心借CTP成功突围昆明报纸电子版:昆明四大主流报纸的副刊江西报纸电子版:我看江西报业的发展西藏报纸电子版:西藏当代报业的萌芽青海报纸电子版:青海报业市场之策略观察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数字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报纸电子版:青海报业市场之策略观察

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程度低是青海省的基本省情;受这些条件制约,“新闻源匮乏、读者匮乏、广告匮乏、人才匮乏”也就制约了青海报业的发展。与东南部区域报业市场相比,青海报业无论在总量、发展成熟度,还是在发展理念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青海报业突破瓶颈的努力同样也为一些具有相似“烦恼”的区域报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青海报业的发展空间

研判青海省的报业市场,青海省的省情及区位特点不可回避。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2006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641亿元,还不到北京市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及西安市的二分之一。根据青海省工商局提供的数据,现在青海省的广告总盘子只有1.4亿,其中报业的实际份额只有6000万元左右。如果单从GDP与广告总量的比例,按照比较“流行”的报业广告占GDP总量的0.2%计算,青海报业的广告总量应有1.2亿元。于是,可能就有人说,青海报业广告还有一倍的空间。

2006年青海全省人口547.7万人。现在青海省日报平均期总印数为25万份,每千人拥有日报量为45份。如果按照全世界平均每千人日报拥有量96份计算,也似乎还有一倍多的发行空间。

但是,数字比例只能说明普遍情况,对于某些特殊的市场,比如青海报业市场,如果还全盘搬来,完全套用数字比例来测算报业发展空间,并采取相应竞争策略,只会被现实击得粉碎。

青海省一方面是经济不发达,总量小,对报业广告的支持有限;另一方面却是经济与人口的集中度高,西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有295亿元,人口205万,约一半的工业产值和人口都集中在西宁。由此导致西宁聚集了青海绝大部分的媒体,青海省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7种,仅在省会西宁就有14种报纸公开发行,还有广播电视网络等。

西宁外略能聚起媒体人气的就只有格尔木市和海东海西地区,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如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州地,一是经济总量小,二是交通不便,三是群众居住分散,四是群众没有阅报习惯,培育成本极高。报业的触角没有触及,也很难触及。《西海都市报》总编辑朱向峰不无遗憾地说:“在别的省,报业竞争可以向二级、三级城市扩展,比如浙江的《钱江晚报》可以向绍兴扩展;但青海没有其他的中心城市,我们只能苦心经营省会西宁”。 考虑青海省的特殊省情,能实际拿出来测算的就只有西宁市及周边三县的205万人口和295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看来,青海报业市场已呈非常饱和状态。

另外,从GDP来看,青海省GDP中固定资产投入比重较大,以西宁为例,2006年西宁市国民生产总值是295亿元,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差不多占一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对较小。朱向峰说:“广告收入主要来自第三产业,近年来,青海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媒体广告的收入前景,使青海广告市场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但对报业空间的测算还不能就此打住,还须考虑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青海省人口的文化层次与阅报习惯。即使在省会西宁,仍有一大部分不识字或没有阅读习惯的市民。西宁是个移民城市,王景珊介绍,“在西宁,外来移民的文化层次要高一些,阅读习惯要好一些。在一些当地人中,阅报率非常低。”考虑种种因素之后,就会发现,青海的报业资源匮乏,空间已很狭小。远非常规测算的那样丰富。

鼎盛时期的“报业川军”没有大举进入近在咫尺的青海,青海的报业实际空间狭小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异军突起的《成都商报》在各地出击,在云南、上海、南昌,还包括距西宁仅1百多公里的兰州投资办报,就是惟独对四川的北邻青海无动于衷。2005年兰州的《都市快报》曾在西宁和海东地区设立了记者站,并做了地方版,但由于成本大,获利不丰,市场难培育,坚持了一年后就又撤走了。

《西宁晚报》总编辑王景珊认为:“青海报业发展的空间狭小,导致对媒体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办报环境艰难。” 这些年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掘和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一直是青海报人努力的方向。

向外拓展广告、发行

西宁市虽然拥有青海省读者的大部分,但由于媒体集中度高,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摊薄,而且现在格局基本稳定,要想在广告、发行上提高一点份额,其他报纸就会少掉一点份额,将会导致激烈的抵制甚至冲突,竞争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在青海省也有为数不多的二级城市,虽然不大,但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比如,青海省中部的格尔木市是青海第二大城市,距离西宁800公里,是青藏铁路的起点,盐化工业发达,拥有20万人口,最近几年发展很快。

这里有逐渐成为青海报业竞争第二个热点的可能。早在2000年10月,《西海都市报》就在格尔木市建立了海东记者站,报社对记者站实施“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要求记者站与报社签订承包合同,在完成“青海新闻”版等采编任务的前提下,完成广告、发行任务。海东记者站成立以来,有关环保、可可西里反盗猎、格尔木市政建设的报道,受到所在地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当地的发行量也增加很快,记者站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西海都市报》还在青海省经济相对发达的海东地区设立了记者站。《西海都市报》建立记者站的设想是:“培植发行市场,拓展广告市场,为报社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良好条件。”现在看来,这一设想还颇有远见卓识。除了《西海都市报》,《青海日报》甚至还在格尔木建成了新闻大厦,全方位地争取格尔木的报业资源。

除在青海省西宁以外的地方延伸拓展外,青海报业还将触角伸及全国。为扩大报纸影响力,《西海都市报》与国航、南航签署了合作协议,将报纸送上了飞机。《西海都市报》还于2001年9月成立了北京办事处,主要目的就是争取外埠广告资源,据朱向峰介绍,原本还曾成立过上海办事处、广州办事处,但由于各种原因,2005、2006年都已相继撤掉,只留下了北京办事处。北京办事处每年能给都市报带来近400万元的广告收入,据介绍,《西海都市报》去年广告总量是2700万,争取的外埠广告占了总量的15%。

整合现有新闻资源

新闻源是报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新闻源丰富与否与区域人口数量、经济活跃程度、社会转型速度成正比。因此,青海省人口少、经济总量低、经济不活跃等因素不仅影响到报业经营业绩,也制约了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新闻”常常是青海报人烦恼的主要问题,也正是“没有新闻”才导致人们所诟病的“鸡零狗碎新闻”在报纸上大量刊登,也导致了新闻同质化。影响了报纸

质量和竞争水平。

在挖掘新闻源,突破瓶颈方面,青海报纸各有“高招”。在《西海都市报》的操作者看来,青海省的新闻资源虽然比较匮乏,但还是很有潜力可挖。青海省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柳湾彩陶,喇家遗址等;青海省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拥有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25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藏羚羊、野驴、黑颈鹤、普氏原羚等在全世界都有较高知名度;南部的三江源、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星罗棋布的湖泊、高耸入云的雪山、数不胜数的寺庙……都是青海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西海都市报》从2004年开始在青海文化上做文章,推出了一些影响力大,反响好的策划报道。

2004年举办《寻访娘家》系列报道,派记者前往南京采访,寻访故址,实地考证。推出《寻访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大型系列报道,从文化角度,探寻青海丝绸之路三千年的历史渊源。《走出青海的文化名人》以曾经为青海的建设事业做出过贡献、现已离开青海的文化名人的事迹为线索,报道他们的故事。这些策划报道集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流溢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情怀,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较好的报道效果。

现在《西海都市报》做文化报道的理念已形成规制,开办了大量刊登文化报道的专栏专刊,如“第一阅读”“文化周刊”“三江源”特刊等,既扩展了新闻资源,又促进了都市报总体质量的显著提高,提升了报纸品位。此外,《西海都市报》还不断挖掘和整合现有新闻资源,使其产生更大报道效果。先后推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重点策划,如“纪念抗战六十周年”“神舟六号成功载人飞行”“欢庆藏羚羊申吉成功”等一批专版,受到读者好评。

《西宁晚报》的思路则有些不同,在《西宁晚报》总编辑王总宏看来,他的工作就是提供读者爱看的新闻,但读者爱看的新闻不一定是本地新闻,外地新闻也能吸引读者。王总宏提到,《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在西宁经常脱销,主要由于一些西宁市民对国际国内大事非常关注。因此,对外地有价值的新闻的有效整合也是挖掘新闻资源的一种好方法。《西宁晚报》在稿件选择与版面安排上不拘泥于本地新闻接近性的常规,以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小为主要判断依据,经常对外地重要新闻进行整合挖掘,在版面上重头处理,以此增加新闻来源,吸引读者。记者在西宁街头调查报摊的情况也显示出《西宁晚报》的这种编排思路颇有成效,经常在中午时分,《西宁晚报》就会脱销。培训人才,挖掘人才潜力

青海报纸的老总们感觉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青海报业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由于青海省环境艰苦,条件相对较差,“外地的人才不想进,本地的人才又留不住”。为数不多的留下来的新闻人才又有大半被中央驻青海的新闻单位挖走。朱向峰说: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有人才资源,自己培养,加强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成为青海报纸的首选人才策略。

1 . 实施人才培训战略。《西海都市报》每年投入20万元进行员工的培训。坚持每星期的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每年都有对采编人员的业务考试,以营造提升人员素质的环境。2002年还专门出台了《西海都市报社编采人员学历再培训计划》,并拨出15万元专款,为提高人员素质作投入。2003年创办内部刊物《西海记者》,为提升职工业务素质搭建平台,近年来在青海已产生了一定影响。

2. 提高待遇,留住人才。青海各报人员工资在当地皆属中上水平,各报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把提高职工待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西宁晚报》社长王景珊说:“尽可能地提高职工待遇,这样才能给报社发展带来长期动力”。为此《西宁晚报》在进人上严格控制编制,把节省出的经费用作提高职工待遇。2001年7月起,《西海都市报》每年拿出36万元,办理了聘用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聘用人员的后顾之忧,以此留住人才。

3. 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潜力。青海各报,包括《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等都在近年实施了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多劳多得,干优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一流人才拿一流报酬”的指导思想,打破平均主义,打开收入档次,都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人才潜力。

4. 为将来报纸发展储备人才资源。报社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经营方面的人才,《西海都市报》编委刘水说:“人才不仅是新闻采编人才,还包括经营人才、技术人才,比如发行人才现在奇缺,发行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发行质量和发行效率的提升。”

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今年青海日报社分批次派出80名干部与业务骨干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三张报纸挂职15天,学习东部报业的先进经验。5月派出了30名业务骨干到南京大学新闻学院集中培训,10月派出了第二批。青海日报社社长刘力群说:“报社花钱派他们出去,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让他们感受一下新闻发展前沿的东西。即使回来一时没派上用场也没关系,关键是意识的转变,为将来报纸提升做人力资源的准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数字报报社 版权所有:数字报 2023 COPYRIGHT
ICP证:粤ICP备13046556号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