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

村民不脱贫 我就不踏实——记县发改局驻化龙堰镇西川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赵从运

2017/7/10 0:00:00 来源:

● 记者王玮 通讯员常和海

化龙堰镇西川村地处通往门古、中坝、上龛、九道四个西南乡镇的交通咽喉,前几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现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当地群众的常事。如今,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水渠通往田间地头,新建的安居房靓丽整齐,油葵基地、核桃基地、光伏发电、路灯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西川村党支部书记段德生对这些变化看在眼里、落在心上。“这些变化,离不开发改局驻西川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赵从运。”

2015年,赵从运由县发改战线工会副书记下派到西川村任第一书记。初来西川,为了尽快熟悉和适应农村工作,赵从运带着工作队坚持白天走村穿户,与群众打交道、攀交情,记录贫困户家庭人口、土地、住房、就业、收入情况,深入了解村民所思所想,详细掌握西川村村情民情,晚上与村党员干部座谈了解分析致贫原因,分类汇总帮扶需求。他默默地下定决心,“要把西川变个样!”

西川村交通便利,村民居住较为集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67人,其中易地搬迁27户90人,产业发展31户120人,大保障47户77人。“一年到头靠种田,只能管个肚子圆”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是当地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

摸着石头过河,赵从运带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外出学习脱贫致富的经验,一方面积极向县发改局和化龙堰镇汇报扶贫工作进展,一方面奔波与有关扶贫单位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2016年他和村两委向村民承诺用三年时间“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亮靓一条线、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超前完成,为西川村未来的发展勾画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奔小康的蓝图,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村民杨祖平无房、少地、缺技术,是赵从运的扶贫对象之一,赵从运首次入户走访对他憨厚、能吃苦耐劳的情况有了了解。他打听到附近的新华水泥厂缺烧成车间的工人,工作温度高、强度大让吃不了苦的工人来了又走。赵从运介绍杨祖平进入了车间,并时常与他谈心,教他工作方式、方法,鼓励他好好干。“我感谢赵书记帮我找的工作,虽然车间温度高,每天检查一遍上百台机器要4个小时,但我喜欢和机器打交道,这工作适合我干。”杨祖平用一年多的时间干出了成绩,当上了车间主任,2016年底他还入住了宜地搬迁新房。

全村27户90人易地搬迁户他亲自监督放线,统一规划,2016年12月全部乔迁新居,住进了安心的家。

做好帮扶,让种养户心里踏实,他坚持因户制宜,对宜种植、养殖、加工的农户进行分类,把树苗、猪崽、山羊、鸡子等亲自配送到家,并请兽医人员来农户手把手的教养殖技术。2016年底我搬进了新家,还养了2头猪,50只鸡,年底一次脱贫。李致兵高兴的说:“这得益于赵书记对我的关心支持。”

做好保障,让困难户老有所养,他把45户75人五保低保、扶智助学、医疗救助等困难户放在心上,经常问五保老人差什么?要什么?段全柱说:“赵书记关心我们这些孤寡老人亲如比子女”。

今年,他在完成打基础、见成效的第一步中又迈开了精准扶贫的第二步。今年他对村级经济又提出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使村级经济强起来,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今天计划村级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由去年的4700元增加到5700元。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村民不脱贫、我就不踏实,只有履行了第一书记的责任,才能对得起西川的百姓。”这就是赵从运的所思所为。

分享:

上一条:扶贫“接地气” 脱贫“有底气”——城关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纪实

下一条:县消防大队组织全体官兵到西河开展抗洪抢险演练

[频道精选]
首页 导航

首页 | 友链 | 合作

电脑版 | 导航 | 收藏 | 官网

电子报刊手机版制作软件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  53bk.com

[2024/4/19 7:29:34]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