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多个因素驱动,汽车价格战升级

2024年03月26日

消费者在车展看车。 图/张芳烈

本报讯 随着比亚迪等车企继续推进价格战,多个汽车品牌纷纷开始跟进。

到目前为止,包括广汽集团旗下多个品牌,长安启源、哪吒汽车、小鹏、极星、特斯拉、上汽大众等,一共有几十个品牌都在降价。

以广汽埃安为例,其AION V Plus车型全系最高官降2.3万元。

极星 Polestar旗下的极星4全系车型限时直减6万元。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星光插混车型150km进阶版,售价由10.58万元调整为9.98万元。

总体而言,这波价格战以新能源车企为主。

传统车企虽然也有参与,但总体不算高调。

多个因素推动价格战爆发

价格战爆发跟造车成本下降有关。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成本是动力电池(在全部造车成本中占到了大约40%),制造电池的关键材料“碳酸锂”,价格已从2022年底的近60万元/吨,降到目前的大约10万元/吨,降幅超过了八成。

有资料显示,碳酸锂价格每吨下降10万元,每千瓦时电池可减少50元的成本。

现在价格大幅降低了差不多50万元,电池成本早已大幅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实现了显著下降。

这让新能源车企具备了打价格战的条件。

但对于燃油车来说,因为生产制造成本几乎没有波动,面对价格战就难以给出太大优惠。

价格战开打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新能源车企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这同样推动成本下降。

以比亚迪为例,其2023年的销量高达300万台,整个产业链获得了优化,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攀升的关键阶段,已经掌握了成本优势的新能源车企,需要通过迅速提升市场份额,以确保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占据先机,于是纷纷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发起价格战的新能源车企,正在极力想从燃油车企业手中,争夺市场份额。

比如比亚迪,直接打出了“颠覆燃油车”,以及“电比油低”的旗号。

而且效果看上去还不错。

有数据显示,在价格战开打的一周内,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订单量就达到了23590台。

销量爆发刺激了这些车企继续推进价格战。

价格战很可能延续全年

一般而言,车企会在年底掀起价格战。

因为年底作为传统车市旺季,需求巨大,在这个时候打价格战,不但能够获得更多订单,还能实现以量取胜,总体算下来并不亏。

但今年显然不一样。

有的企业甚至一开年,就开始打价格战,而且很可能延续全年。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车市正在进入一个存量博弈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这让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超过欧洲和美国销量之和。

但有行业人士认为,在经历了过去超过20年的狂飙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维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稳健增长才是常态。

这意味着车市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也即是所谓的“内卷”。

从欧美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看,价格战其实就是一种“出清”。

因为发达市场一般都只有两三家大型车企,而中国目前能在市场上看到的车企都高达数十家。

基于此,价格战只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典型反映。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业界对于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也有其他不同的观点。

比如有数据显示,大幅促销并未实现增加销量的目的。

以2月数据为例,当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4.7万辆,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35.0%。

2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8.8万辆,同比下降11.6%,环比下降42.1%。

但这可能也跟2月份假期多有关。

另外,价格战也让消费者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对于刚买车就遭遇降价的消费者而言,这相当于遭遇了“背刺”。

不过对还未买车,正在观望的消费者而言,在价格战市况下买车,可以省下一笔不菲的费用。

更有人认为,当前的价格战属于“非理性”,将影响车市健康发展。

但实际上,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的车企被淘汰出局,也实属正常。

因为只有经历了激烈竞争的过程,车企才能在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占据优势,并赢得消费者信任。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这就需要有核心科技加持,才能在海外市场持续获得成功。

(张芳烈)

上篇:总书记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释放重要信号
下篇:七部门部署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分享到

© 2024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demo.53bk.com/Img/2024/3/202403268b45ce14301147c2bc2991fa03c1ee88.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24-03/26/011888.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