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石柱春耕春播打好“环保牌”

2016年04月07日

本报讯 今年的春耕春播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有了新意,当地不少土家农民变以前大量施用化肥为施用农家肥,纷纷瞄准山羊、肉牛养殖场,以及养兔、养鸡场的农家肥,作为增肥土壤的新主角。这是当地涉农部门认真采纳政协委员建议,改变老百姓生产观念的结果。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科学种田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习惯于“化肥洒洒、药水打打”,丢掉了施用“农家肥”的好传统,土壤结构越来越遭到破坏,病虫害越来越严重。

年初石柱县政协九届五次全体会议期间,“多施农家肥,改善土壤,保护‘餐桌安全’”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该县农委积极采纳建议,引导土家农民力推“环保施肥”。

“以前,我这养猪场的粪便要花钱雇人清理。现在可好了,大家争着要我这猪场的猪粪!”3月6日,马武镇金鑫村群合组养猪大户刘成文高兴地说,不仅养猪场干净了,出售农家肥还有了收入。

3月7日,笔者在龙沙镇半山腰的长坪村看到,田间地头一堆堆黑黝黝的农家肥显得格外抢眼,当地老百姓正忙着把从山下养兔场、养鸡场运去的农家肥撒施在辣椒种植备用地里,再翻犁起垄。“去年,我们这里有部分农户用农家肥作底肥种植辣椒,不仅植株健壮,辣椒肉厚色红,还比用化肥种植的辣椒晚枯20天左右。”忙得满头大汗的村民向大明说,每亩可多收入300元左右。

“农家肥不但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还含有一些能刺激根系生长的物质以及各种有益土壤的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松软,促进根系发达。”该县南宾街道农服中心主任冉智元说,施用农家肥可以逐步减少土地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改良土壤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农作物品质和效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多年来,我一直支持‘土杂肥一大筐,不如化肥一茶缸’的说法,总觉得地里施人畜粪没有化肥干净、方便,可后来我才发现,化肥用的时间长了,土壤都板结了。”一向固执己见的河嘴乡长沟村辣椒种植大户谭书强,说出了近两年来施用农家肥的感触,“政协委员们的建议促进了我们施用土杂肥、农家肥,这不仅省下了不少买化肥的钱,辣椒还比过去长得旺!”

又到一年春耕春播时,在政协委员的建议下,石柱土家农民纷纷瞄准农家肥,备足庄稼“营养餐”,为粮经作物安全生产打好了“第一张牌”。(谭华祥)

上篇:大足:书记“点题” 政协“下单”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5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demo.53bk.com/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16-04/07/001690.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