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宝鸡市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部分村民反映,在本村没有任何村办企业,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委会举债70余万,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称,河北村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而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缺的,否则很难要到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11月9日《华商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速农村的发展,给农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让农村变得更美丽,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但在河北村却成了面子工程,宁可举债也要修建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虽然一定程度上改观了村容村貌,但更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担忧,新农村建设咋成了“面子工程”的试验田?
而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解释却更加让人瞠目———河北村是各级树立的移民搬迁、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示范村,如果面子工程做不到位,就无法从上级部门要来钱和项目。搞面子工程竟是为了获得拨款和援助,如此说法颇让人费解,倘若没有搞面子工程,是否意味着就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
显然,河北村曲解了建设新农村的目的,但这种曲解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偏离正常轨道。试想,倘若没有上级部门和援助单位的特殊偏好,倘若没有上下级、各部门对面子工程的青睐,或者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机制,河北村又怎会宁愿举债也要打造面子工程,以获取资金和项目?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河北村大举修建面子工程,绝非没有原因,也绝非河北村拍脑袋的想法。因此,相关部门在追查河北村大肆修建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同时,恐怕也需要深刻反省,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否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相关部门必须矫正错位的观念,让各级部门能够谨守本分,绝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新农村建设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经过村民的讨论表决,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要凝聚集体智慧,做到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绝不能由个人或村组织拍脑袋决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置基本的硬性指标要求防止新农村建设“脱轨”,不搞好大喜功的“样板工程”、“政绩工程”,脚踏实地改变农民居住环境,让农村居民真正感受到新农村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