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入园难入园贵”如何破解?

——政协委员“把脉”学前教育

本报记者 王春霞 宋利彩
2014年03月07日

黄梅委员:应调整幼儿园收费制度

“希望能够比较有效地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个看起来不是太大的事情,实际影响着千家万户。”全国政协委员黄梅3月5日告诉记者,她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狠抓落实的提案。

教育部宣布,从今年起开始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黄梅委员看来,经过第一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三年的努力,虽有少数省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大多数地区包括北京等特大城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远未缓解。

在黄梅委员看来,有关主管部门若不能在执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时狠抓落实,几年后很可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入园难持续甚至进一步恶化,造成民怨加剧。

黄梅委员认为,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应该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地县级主管部门通过媒体向本地群众公布当年户籍适龄儿童人数、入园率和当年一到三岁幼儿人数,并具体说明三年后计划达到的入园率和拟采取的措施。以后每年向本地居民报告进展和变化。

“这样每个地方3年后都可以切实检查问责,使‘扩大幼儿园总量’不致沦为空话。”黄梅委员说。

黄梅委员表示,现有儿童保健体系覆盖很到位。学前教育管理应该参考其做法,对本地居住的所有孩子都“心中有数”,登记在册并有联系途径,力争做到让每个希望就近进入普惠幼儿园的户籍儿童都可以有学位。

“现在我国劳务成本大幅上升,一般物价也年年上涨,如果公办幼儿园收费太低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更不利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黄梅委员说,应调整幼儿园收费制度。

黄梅委员认为,在幼儿教育尚未被纳入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地方政府应对普惠幼儿园给予适度支持帮助和必要的指导监督,在日常运营层面让它们能够不亏损或有微利。政府可以用限定最高利润率或采用收费严格与通胀率挂钩的方式保证其普惠性质。

“对有本地户口的困难家庭,可给予补贴,比如由政府购买免费学位或半免费学位。”黄梅委员说。

对于非本地户籍儿童的入园问题,黄梅委员认为,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政策。鼓励外来人员进入的地方应一视同仁,但是“北上广”等人口密集而自然资源短缺的巨型城市则不能轻率行动,避免刺激人口进一步涌入。在统计入园率时要分别统计本地户籍儿童和非本地户籍儿童,考评相关工作业绩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

刘焱委员:加快出台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

同样关注学前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加快出台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

2011年至2013年,各地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国改建、扩建了几万所幼儿园。但是,“房子盖好了,幼儿园却有岗没编,房子是空的,孩子怎么办?”刘焱委员说,她在调研中看到,一些幼儿园,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幼儿园,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最多的一个班有90个孩子。

刘焱委员认为,普及幼儿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质量,低质量的普及意义不大。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教师的待遇低,岗位吸引力差,难以吸引、留住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目前,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刘焱委员也再次印证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形成基本的品行习惯,如果学前教育不能打下很好的基础,后面的教育就会比较麻烦。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师水平,留得住人,增加职业的吸引力。这么低的工资怎么留得住人?”刘焱委员说。

不仅如此,幼儿教师的没编制、低收入,已经影响到免费师范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每年计划招生30人,而上学期,刘焱委员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课时,下面仅坐着七八个“听众”。

“三年行动计划,对于缓解入园难问题,取得了很大成效,房子一定要盖,但不能只盖空壳,建一个幼儿园就要建好。”刘焱委员说,“因此,一定要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持续投入,要增速不能减速,更要纳入政府长期的财政预算。”(本报记者 王春霞 宋利彩)

上篇:秦和委员:期待民办高等教育的春天
下篇:借改革东风,让广大农村人能看到戏
分享到

© 2024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demo.53bk.com/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14-03/06/000763.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