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请把“头条”给真正的好声音

本报记者 孙琨博
2014年03月07日

两会的“明星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某明星委员一亮相,立即遭到“长枪短炮”围攻,以至难以撤离会场;某名人代表刚开口,马上引起舆论热议,报纸头条和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纷纷应声“沦陷”……如此种种,年复一年,今年也不例外。

由此形成一种热闹的幻象,似乎在告诉人们:名人效应下,有料没料不重要,重点是要名头响。与此相应,“标题党”们也凭雷人雷语粉墨登场。“名头响”和“标题党”的抢眼发挥离不开当前媒体环境的土壤和需求。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早有预言:“媒介即信息。”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其带来的浅阅读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要在寥寥数语内占领眼球的市场,明星“打雷”当为可靠利器。

眼球经济不是坏事,围观、吐槽也没错。但是,对于媒体来说,是否应该以眼球为导向报道新闻,以吸引围观、吐槽为目标设置议题,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甚至需要正本清源的问题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思考在于,我们,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人,在两会时段该看些什么,谈些什么?在得到具体答案前,可以明确的是:围观、吐槽虽然易操作、低成本,但不是公众参与政治的唯一途径,也不是最佳方式。而作为舆论的引导者,虽然舆论场的嬗变客观存在,但碎片化、娱乐化的“眼球导向”肯定不是负责媒体的追求。

对于媒体而言,做到这一点,既是责任所在,也是对其理念、能力、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验。每年两会都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重大事件及新闻集中产生的时间,也是各路媒体报道备受关注、大展拳脚的重要平台。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这个时候,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无可非议。但是,就如同一份报纸的版面有限,一家电台或电视台的播出频道和时间有限,媒体所掌握的公共话语资源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追星、“赶潮”可以是普通人的口味,但媒体对此一味地迎合,则是拿着宝贵的公共资源媚俗,不仅造成浪费,也说明立场出了问题。短效讨好的马屁不难拍,但因此失了理性的洞见,患上肤浅的“软骨病”,日后难免上“蜀道”。因为,赚眼球并不等于影响力,其中不乏花眼、白眼和冷眼,还有近视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明星上会,如果没有实质内容,顶多是条热闹的花边。媒体作为舆论场上集中拥有话语权的专业人士,看得出两会的门道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领着大家由场外步入场内、由边缘走进核心,带着百姓看到有意义的新闻于纷繁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于杂乱中。就两会而言,让真正的好声音上“头条”,进而有可能成为焦点议题,是舆论助力共识的前提,而这意味着媒体要为数量巨大、错综复杂的建议和提案理出头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事先撇清华而不实的光环,按捺随波逐流的冲动。

无论是关乎国是,还是民生,不管口味辛辣,还是平淡朴实,每一个声音背后,扎实、严谨的调查研究是体现代表、委员功底的关键,也是媒体理性判断、得当处理的功力所在。无他,即便概念再新潮、提法再抢眼,都不是“头条”精神所在。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说政府工作报告
分享到

© 2024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demo.53bk.com/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14-03/06/000751.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