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杭州报纸电子版:杭州报业风雨欲来


2011年01月13日

(一)现状

浙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但是,浙江的报业发展实在滞后。而滞后的原因很简单:没有竞争,一团和气。

但现在,一向温和的浙江(杭州)报业江湖还能维持现现状吗?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据说有近亿的资金即将注入一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浙江青年报中,改版、挖人——浙江青年报的一系列动作表明,浙江报业要面临真正的生死竞争。

要说浙江报业即将面临的竞争,首先就得说浙江报业的现状。

浙江号称有几十家报纸,但除开那些行业报、党报以外,真正与市场挂钩的仅仅只有五家: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今日早报,浙江青年报,杭州日报下午版。其中隶属于浙江日报集团的是钱江晚报、今日早报,隶属于正在组建中的杭州日报集团的是都市快报、杭州日报下午版,浙江青年报挂在团省委下,由一些对媒体有想法的公司注资合办—— 以前是万马集团,现在是广厦集团。

浙江的晚报市场基本上由钱江晚报一统江湖,现在的浙江人已经被培养出了读晚报的习惯。因此,尽管杭州日报办了一份下午版来与钱江晚报抗争,但根本不是有着十几年历史、在国内也有较高知名度的钱江晚报的对手,现在的下午版马上要改周刊——在苦苦支撑了几年之后,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状态的下午版唯一的出路就是自然死亡或者改弦更张。所以,明智的投资者不会在杭州再做一份晚报媒体的。

当然,从笔者对钱江晚报的接触和认识可以断言,在杭州再做一份晚报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粮草后,还得有一批新锐的人才。

由于地域的影响,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杭州人也沾染了不少上海人办报的习气,其中尤以钱江晚报的人为甚。在钱江晚报人的口中,他们对异军突起的都市快报很是不屑,因为在他们看来,都市快报太市民化——他们忘了,现在都市报成功的关键就是市民化。在他们看来,品位是第一要素的(当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钱江晚报的晚潮文学版块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浙江(杭州)这几年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大量增加(这里的打工并不仅仅是指劳工,而是有相当部分成为各大公司的管理层人才,是真正的白领阶层),他们的生活节奏和对新事物的认识、接受程度绝对与文学版块不合拍。从他们对市民化的都市快报的满意程度来看,他们更能接受市民化的东西。

所以,如果有一份走都市类路子的晚报,将会从钱江晚报那里分走一大杯羹。成功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也正是考虑到钱江晚报的难以撼动,投资者不敢轻易去与他们掰这个手腕,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失败更加重了这种恐惧心理。

所以,媒体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早报市场。

浙江的早报市场现在是都市快报一枝独秀。都市快报在创办之初是想办一份全国性报纸,这从他们最初定下的报名就可以看出。但是,浙江尤其是杭州永远也不可能出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的——浙江在传统上就不是一个博大到可以包容全国的地区,虽然在南宋做过皇朝,但也仅仅是偏安。所以,最终都市快报还是致力于在浙江尤其是在杭州的发展。现在,他们的发行量达到了40万,其是有25万在杭州——成为杭州报业老大的结果是,每天的广告多得不可开交。人气太旺后,为了达到有效发行,最近一段时间还通过减版来限制发行量。

都市快报火爆以后,浙江日报集团为了争夺早报市场,将原来的浙江经济生活报改版,于2000年10月推出今日早报。但今日早报从创办之初就留下了致命的隐患——沿用了经济生活报原有的人马,也就沿用了原来的办报理念,正是陈旧的办报理念让他们在经过8个月的贴身肉搏后,现在也没能争取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也许他们会是下一个杭州日报下午版。

今日早报从创办之初就基本上是照搬都市都市快报的模式——尤其是在版式上几乎就是一个翻版。但由于在版式上人力资源的劣势(想一想,都市快报能为南方周末贡献两个版式总篮监,谁还有这么牛B?)他们没有创意的动作也是遗害无穷,试想,面对穿同一款式衣服的两个女人,你选的是丽质天生的西施,还是要那个让人倒胃口的东施呢?

当然,在新闻上他们也没能做出自己的优势。从本地新闻看,都市快报贴近市民心理做的那些极具人文关怀的报道如……都远胜于今日早报。而在国际和国内新闻的选编上,他们与都市快报的编辑水平也显出了很大的差距,今日早报通常是直接使用网络上的稿子或者是新华社的稿子,而都市快报通常是根据多篇稿子来做成一条新闻,从背景,现状,趋势都做得很到位,在同等条件下,当然是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取胜。我们经常看到,两报发的同一条新闻,但早报是直接引用原文,都市快报的报道经常没有原文——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在现场,新闻就是他们做出来的。

在这样的质量对比下,早报的失败就可以理解了。

而浙江青年报的失败有些特殊。业内人士经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为一些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为什么其报道内容经常能博得业内人士叫好的浙江青年报就是叫座不叫卖呢?

其实,困扰浙江青年报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版式:大报风格,四开八版,完全是一副党报模样。第一,当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影响阅读。第二,由于只有八个版,在信息量和新闻的条理性上跟其他报纸相比就有差距。

1998年是浙江青年报的黄金时期,当时他们的发行量达到了8万份,这在当时的杭州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此后,都市快报问世,浙江青年报的生存空间从1999年开始一年比一年狭小,日子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居然降到了3万份左右。

现在,浙江报业市场就是这样:都市快报称雄早报市场,钱江晚报独霸晚报市场。

(二)硬伤与软肋

近几年来,报业的竞争已经由南方向内陆发展,成都成为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有影响的地区。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南京、武汉、西安、济南、合肥到处都有报业大战,而且这种竞争已经从新闻质量发展到竞相压价竞卖,到处是硝烟弥漫。

在这种环境下,处于全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却一直在报业这一块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为什么?与浙江宣传管理部门有关。以高强度手段管理本埠新闻的浙江省委宣传部是浙江媒体最大的硬伤!

虽然浙江报业从1999年开始有了一点竞争,但这种竞争一直被规范在一个度里边:不管你做新闻的目的是什么,但一定不能做当地宣传部不允许的东西。

在浙江新闻界,经常开会规范新闻报道,会上经常有媒体受到各种各样的警告。都市快报创刊后曾经为了市场而做过一些所谓的幕后新闻,一些吸引读者视觉的东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东东通常都会跟正统有一定的违背。所以,那时候都市快报就经常成为会上被批的对象。现在不一样了,都市快报的领导们常常很“光荣”地告诉自己的部下,现在我们报纸成熟多了,现在受批评的是浙江青年报。

作为新闻人,我们可以知道一家市场报纸走向党委宣传部眼中的成熟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所以,在这里你永远也不可能做出南方报系做出的那些东西。

浙江报业的第二大硬伤是没有硬度。这一点好像与浙江的人文有关,浙江是一块比较奇怪的地方——你在街头可以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像在吵架,但真的要遇上什么争斗的事,他们又多半只敢吵几句。如果你要想在杭州街头打一架,说实话,非常不容易。他们会威胁你说“我要报警了”,但绝不会伸出拳头来跟你较真。缺少冲动,缺少激情,缺少阳刚的气魄——所有的浙江报纸都温和得跟个妇人一样。

为什么南京会发生两毛钱卖一份报纸的竞争?——在浙江,所以的报纸去年还能凑到一块订一个行业自律书,简直不可想像;为什么武汉、成都会发生一家报纸指名道姓地说本埠另一家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在浙江,哪怕是直接竞争的两家报纸,他们也不会抓住对方在新闻上所出的问题大做文章。在他们看来,在这个有钱的地方,是有饭大家吃是太好不过的选择。

如果这时候,有一家很有背景,带着点南京或者武汉那种火爆风格的报纸,能够做出点爆料的东东(目前最有可能的就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相信他们会很快在浙江媒体江湖中称雄。

以上谈的其实是比较虚的,真正困扰浙江几家报纸的其实是这几家报纸自身存在的软肋。

钱江晚报——作为一家有着十多年历史的老报纸,钱江晚报一直以自己在全国晚报行业中排在第三位而自豪。

钱江晚报的成熟是显而易见的。一批人在固有的模式下机械地运转着。他们不需要创意,他们只需要不出问题(事实上,他们吃过一次问题的亏,去年的猪年话猪引来全国穆斯林的围攻,报社只差被砸碎),就万事大吉。

这种成熟跟新民晚报有几份相似,但又不一样的是,钱江晚报没有新民晚报坚守自己原则那样坚决,他们就像民国期间那些有钱的士绅,盯着革命党又想加入,又怕加入进去后自己不适应这种潮流而输得裤衩子都没有了。

于是,钱江晚报一点点地开始改变自己。学都市快报全部使用横标题,开始弄一些风花雪月、噱头,开始跟风炒作。原来的钱江晚报以纯和严肃著称,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都市快报的俗,现在,他们也俗起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都市快报敢于做出“老婆的月经为啥不来为啥不来”(本文无意讨论这种新闻的品位,仅仅引作都市快报敢于俗的例子)这样的新闻,钱江晚报却不敢,他们还拉不下品位这块遮羞布。

在俗与不俗之间游荡,钱江晚报将受困于自己的定位。

当只致力于早报市场的都市快报将发行量提升到40万后,钱江晚报的发行量从70万猛跌至45万,已经证明了钱江晚报现在面临的困境。

都市快报——都市快报存在的问题则与人事有关。

都市快报创办之初,是现任总编辑从杭州日报带了8个人过来,然后再四处张罗了一批人而搭建了整张报纸的骨架。这种人事制度为日后报纸的发展埋下了也许是致命的隐患。

这8个人现在占据了全报纸的中层职位。我们知道,一份报纸办得好坏与否,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总编辑的思想和中层干部的素质。这8个从杭州日报过来的人,当时并不全都是因为有眼光,看准了新报纸的前途而毅然前来的。有的是因为在当时的杭州日报也过得并不好,才赌了这一把,他们的水平本身就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低劣——没想到,他这一宝还真的押对了。

报纸有了名气和生存能力,并开始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问题来了,中层干部的能力跟不上报纸发展需要了。

这时候,作为总编,是不可能抹下情面来对当年跟自己一起出来闯天下的兄弟痛下杀手的——无论他们的水平多么低劣,无论他们是否适应激烈的竞争,他们也将留在中层干部的位置上,除非他们自己犯了什么事。

都市快报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进入瓶颈——报纸的质量也在这时进入瓶颈,据说,他们的老总一度感叹说最近几个月的报纸没有出现亮点,事实上就是报纸的创造力到了顶点——准确地说,应当是中层干部水平到了顶(说来好笑的是,他们里边竟然有人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打字,不会写文章)。

快报的高层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于是借去年扩版的机会在全国各地招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但是,现有中层显然知道新人类的冲击力,他们不甘心失去已有利益(都市快报的中层干部月薪是记者编辑的近一倍,而且还可以得到很多灰色的收入),于是他们对新来成员进行思想控制——不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报纸仍然只能在原来的思路上运行。半年多来,都市快报并没有因为来了一大批新人而搞出点新意思。

最明显的就是,在一次中层干部的选举中,原来仅有的一个非杭报体系的主任被选掉了。而这人的水平是显而易见的。

对都市快报最大的制约还是来自快报的母体——杭州日报。

与南方报系、湖北的楚天都市报不一样的是,都市快报的财政没有独立(以前连发行都是由杭州日报的发行网络负责),他们挣的钱要交给杭州日报,用钱要审批,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处处掣肘,事事难为。而且由于快报的记者编辑都是招聘的,杭州日报的人都是在编的,这样又是一种地位上的落差——由于快报效益好,看着被自己养活的人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那种感觉想必大家能够体会得到。

都市快报的第三大软肋是很致命的:报纸定位。如果没看走眼的话,这将阻碍报纸达到更进一步的高度。

都市快报之所以在一年多时间就迅速成为市民最喜欢的报纸,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定位:以人文关怀为主做新闻。

这一定位的效力从创办之初一直发挥到现在。一些震憾人心的报道至今让媒体人和读者记忆犹新,像“新疆流浪儿”、“劝降杀人犯”等等,但是,更多的则是对某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大人发出“你快回来吧,你的家人想你了!”之类干巴巴呼喊的所谓关怀新闻,和一些救助某某的呼吁。

该救助的有民政,该诉诸法律的有司法机关,报纸毕竟不是民政,不是居委会大妈,不是职能部门——一旦报纸没有达到求助者的期望值,他们会对报纸失望进而对社会失望;一旦记者编辑发现自己的工作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也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失望,当然前提是他还不是一个混日子的人。

而在中国,报纸达不到民众及报人期望值的发生是再正常不过的。

救不尽的是穷人,帮不完的是困难,看不够的是阴暗面,达不到的是理想人生的高度……所以,以后的都市快报还能再做什么样的新闻呢?她的新的高度是什么?

浙江青年报——一成不变的管理层将扼杀报纸走向成功的机会。

即将掀起浙江报业竞争风暴的浙江青年报要确立自己在浙江报业江湖中的地位了。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制约他们成功的是报社的高层。

在浙江媒体界,浙江青年报有“浙江媒体的阿贾克斯”之美誉,因为他为浙江媒体培养、无偿输送了很多人才。现在的都市快报,有七大名记(可能稍有误差)来自浙江青年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里边也少不了浙江青年报人的身影。此外,还有中央电视台、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都有浙江青年报人加盟——短短两年,至少有15人离开了浙江青年报社。

为什么会这样?不堪忍受领导者的无能!(他们虽然无能,但在本报人员要离开一事上倒是极为开明,在他们看来走一人两人无碍“报社大业”,所以现在离开的人说起这一点都很“感激”)

这里的领导者不仅仅是总编,还有中层。

更致命的是,浙江青年报的管理层一直都很牢固,来来往往的变化中,换的是投资方,不变的是他们。

他们并不缺资金,先有万马集团注资,后有现在的广厦集团入主。他们也不缺市场,挂靠在浙江省团委下的他们级别也是省级,比起都市快报的杭州级别来,他们铺向全省的机会更好。但是,他们缺思想,缺办报的灵魂,尤其缺的是报纸经营的市场观念和报纸覆盖地的地域人文观念。

由于高层中层的办报思想影响,他们死守大报风格(市场上唯一一个四开八版的大报),死学北京青年报的模式(去年还请来一个北京青年报的副总编,也没能把报纸折腾出个道道来,只好今年屁屁一拍,走了),死做精英文章(浙江青年报之所以在业内叫好而在市场上不叫卖的主要原因),每况愈下,每下愈况实在正常。

现在,他们要重新向市场发起进攻了,但据说高层人士还是不会动的,这样的话,对他的前景,本人绝不看好。

今日早报、杭州日报下午版——把这两份报纸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软肋,就是在各自所属于报业集团中的地位低下。

说得不客气一点,他们都有点像后娘养的。

有了钱江晚报这块招牌,今日早报在浙江日报集团中毫无地位可言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从争夺早报市场这个角度来看,集团高层不重点扶持今日早报实在是最没有眼光的昏招。

没有大的投入和扶持,你想他去跟正如日中天的都市快报竞争不是痴人说梦吗?一位早报的记者曾经抱怨,他在上海采访期间由于报社只让住100元一晚的房间(在上海的消费大家是知道的),他只好买一个床位;为了能去长春采访时可以双飞,他不得不在武汉采访时全程火车——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他们的老总连嘉奖(用人民币的)一名记者编辑的权利都没有。

今日早报的编辑记者也高高兴兴地做过一段时间新闻,因为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只有都市快报记者的一半。今日早报也曾经在去年十月问世后做过几个很不错的策划,像“给全城6500辆出租车赠报”,“早报茶室”,但这种局面没有持续长时间,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告收入即将过亿元的都市快报。像都市快报派出8名记者到全国各地走红军当年走过的路、到欧洲追忆周恩来、邓小平这些人当年在那里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新闻来迎接建党八十周年的策划,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报纸的竞争,除了人的竞争外,也是钱的竞争,他们不败才怪呢。

当然,沿用原来浙江经济报的一批人也是他们的软肋之一,由于第一篇已经说到这个问题,这里就不重复了。

杭州日报下午版的情况更加严重一些。作为国内最先办下午版的日报,下午版的地位一直比较畸形——有点被作为一种创意(或者说是当年报社领导的政绩)而保留的意味,更多的是作为收罗日报垃圾的果皮箱:日报的分类广告都放在这里,本来就没多少版面(平时16版,通常被占掉两个版放那玩意儿,周末只有8版还要放那些垃圾,钱又得不到)。

下午版的记者是多面手: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分线,很多的是社会新闻、财经新闻、热线、文化都在跑,他们的编辑可以一个负责一个版面的采编(如果这个编辑不是天才的话,我们可以想像他这个版的水平,如果这个编辑是天才的话,他的才能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也会很快被透支殆尽的)——一份没有规范的报纸只有两点原因,一是创办时间太短、经验上的欠缺以致杂乱,对于出生时间远远长于都市快报的下午版来说这一点显然不存在的;再一种可能就是这份报纸没有被重视,人们不愿也没有想把他做好,这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他就要改版而为周刊了,对他们那些有能力也想有所作为的编辑记者来说,这是福音。也因为他要走向消亡,这里也不用细说他们问题了。

说明一:本文并非学术论文,只是个人观点,甚至是感受,所以欢迎质疑。

说明二:之所以把省委宣传部当成一个浙江报业主要的硬伤,是有原因的。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浙江(杭州)的报道都基本上是正面的,事实上,浙江的负面报道不在少数,但为什么没有得到批露呢?与省宣的控制有关,在浙江,如果报纸犯了错,你别想得到省宣的保护。但是,在武汉等地,报纸常常成为省宣保护的对象,这是他们新闻改革或者发展的成绩,他们与报纸的关系是相辅相依的,而浙江更多是控制与被控制——因为,他们不需要浙江媒体来宣传自己了,他们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是全国瞩目的,国家级、国际级媒体也会屁颠颠地跑来捧场,浙江媒体不捅漏子是他们最大的幸运。

因此,本人这样认为。

(三)血雨腥风的前夜

一向温和的浙江报业要起风云了。

报业大战的趋势终于不能让偏安的杭州幸免。不过,现在还只能说是血雨腥风的前夜。

挑起事端的是浙江青年报。让他们拥有挑起事端能力的是广厦集团——一个愿意投身媒体,愿意提供4000万元(还有几种说法,分别是6000、8000万元)、以房地产为主业赚了N桶金的集团。

一、新的浙青报的构想

据了解,浙江青年报将全面改版,改八开为四开,改8版为32版,改原来的宏文模式为完全迎合市场为主的通俗模式。而且为了配合报纸的通俗化走向,他们连报名也将改掉,现在据说有几种可能性:一是为了满足其上级单位团省委不去掉青年两个字的要求,改为《青年时报》;二是不顾团省委的要求改名叫《东方大都市》报;也许还有更好或者更差的名字,现在尚无定论。(本人观点,这两个报名显然都不能令人满意,不贴切,不吸引读者,不抢眼。一份报纸的报名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

报纸本身改的同时是对报社现有人员构成大动手术,据说一是要大量裁员,同时大量招人,这是针对第一线的采编;第二是换年轻有为的总编,不过听说已选定的总编来自浙江下面的某家地市报(虽然来自地市报,但并不排除这人有真本事,人才有水平并不完全是以其所处报纸的级别来判定),其能力本人现在还无从得知,也许会像珠江时报那样再选选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招,将针对杭州现在媒体大肆挖人。

二、浙江青年报的动作

挖直接形成竞争的几家早报媒体的人,是已有各地报业大战经过血与火洗礼后得出的最实用的经验。一则是挖来已有熟练工,对本报迅速走向成熟有利;二则是一旦能具有伤害性地挖松对方墙脚后,可以伤对手的元气;第三是,挖来竞争对手的人,可以从人气和声誉上达到打击对手,壮大自己的目的。

挖人行动已经开始。第一个列入他们挖取目标的当然是现在正如日中天的都市快报。据了解,浙江青年报首先瞄准的是都市快报最高层的人才。他们先后向总编、副总编伸出了橄榄枝,最后成功地将一位副总编搞掂——据了解,这位副总编目前在快报并不很得志,而他在做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上都曾经有过很不错的业绩,在高达30万(一说是20万)的年薪和常务副总编的职位面前,他动心是必然的。

据说,接下来的将是中层干部。都市快报有能力的中层干部还是不少的,但是这些人里边有相当一批是后来提拔的,不是嫡系部队,没有得到完全的重用,地位也并不如人意——在高薪面前,而且也是一份有前途的事业面前,他们会不动心吗?

再接下来,是第一线的采编人员。这些人中,受到原有中层干部的腌瓒气已经够多的了,他们也同样可能被挖走。

同时,浙江青年报还会向今日早报、甚至钱江晚报出手的,而且浙江下面的地市级报纸也成为他们猎取人才的对象,据说《金华日报》新闻部的主任将带一部分人杀将过来。

暂时不论他们如此猎取人才对最后报纸的成功有多大作用,但他们必然会搅活浙江乃至周边地区媒体江湖的“转会市场”。

三、今日早报不会坐以待毙

有人预言,一旦早报市场引发报业大战,最先死亡的必然是今日早报。这话显然仅仅是从现在市场份额的占有和现有报纸的影响力上说的。先不论其准确与否,至少是不全面的。

一旦报业大战爆发,浙江日报集团是肯定不会任今日早报被对手干掉。

而且,早报以及浙江日报集团的头头脑脑显然也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报业大战。更看到了现在他们在市场竞争上的劣势,本周,在有关方面公布的全国报业广告收入的排名上,杭州日报系首次以2点04个亿超过了钱江晚报(1点89个亿),这是历史上杭州日报系首次超过钱江晚报(这里仅仅是与钱江晚报比是有原因的,由于他们的早报是亏损的,浙江日报的量仅四、五千万,故在整个集团的总量上也多不了多少,因此杭州日报系基本上只跟钱报的广告对比)。杭州日报系这一历史性突破正是由于在早报市场的争夺上占了上风,他们的都市快报去年贡献了8000万,今年更是会超过一个亿。明年的差距肯定会超过现在量。

正是看到自己在早报市场上的失败,现在浙江日报集团要收复失地了,他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继续扩大今日早报的影响。上周,今日早报又在台州、宁波开了两个分印点——他们的优势就是作为省级报纸在向下面地市扩张时不会遇到太大阻力,不像都市快报在宁波的销路一上去,宁波晚报和日报就要告到省宣说都市快报倾销。

当然,仅仅扩大报纸的影响不是靠增加分印点就可以做到的,关键还是要做出耐读、吸引人读的新闻来。但,重视程度提高后,早报的转变还是指日可待的。

一旦浙江日报集团加大对早报的投入,真正重视起今日早报的生存状况后,他们的反弹还是有希望的。

四、都市快报稳守反击

本身就利用过自己的吸引力将浙江青年报的人才招至麾下过,都市快报的决策层当然知道即将问世的这份新报纸将对自己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手段。所以,都市快报已经在推出自己的一些反击措施。

他们的策略是先稳守,再反击。

稳守当然第一步是稳住自己的阵脚:为了稳定军心,他们要求都市快报的改革的步子更大一些,力求先在杭州日报集团实行内部职工持股(为了争取到杭州日报的同意,让母报员工也可以持股,这样缓解了矛盾),这样可以让快报上下可以安心。而且这一方案据说已经得到市委书记的同意。

反击当然是业务上的,据说快报将在年底推出40个版。不过,难度估计会很大,因为现在要求扩版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能不能得到批准还很难说。

当然,下午版的死亡可能会给扩版带来机会。

不过,现在的快报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能让快报跳出目前新闻达到一定高度后就停滞不前这一瓶颈制约的人才缺失。说缺是因为现在媒体界没有这样的人可以引进,说失是因为他们先后离开了几位极有才能的人,一是最早的版式总监王道坤,他去了南方周末后现在又去了别的地方,但不会回来了。二是原有的编委成员朱健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去了杭报,朱健的才能在现在的杭报报系中显然是首屈一指的,这从去年快报做的奥运风暴特刊在杭州媒体中以绝对优势胜出就可以管窥,而且快报一直赖以为名牌的副刊专刊也是他的杰作。此外,陆陆续续地还走了不少人。但这两人是比较致命的。

如果都市快报不想在这场竞争中任人宰割的,对于现在越来越成熟的他们,就不能不仅仅满足于不犯大的错误,而是要想办法度过瓶颈。否则,他们在末来的报业大战中,能不能占据制高点实在难说。

五、还有新的力量

对于浙江这块大蛋糕,想分一块的人不在少数,最大的变数当属新华社浙江分社。

浙江分社现有一份报纸即浙江经济报,但报纸的质量和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当然,处身于一个经济大省,新华社的老爷们每天搞搞正面报道,肯定够吃,而且还会赚得盆满钵满的。所以,他们现在连浙江经济报都没有用心去捣弄,更不用说现在要想在早报江湖中插一脚了。

但并不表明没有人会借新华社这个壳,来下一个早报或者说晚报的蛋。甚至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什么时候一个新的分社的头脑会心血来潮,做一份报纸,更何况,四川的蜀报,江苏的现代快报不都有先例吗?

上篇:福州报纸电子版:福建报业变局之历史回顾
下篇:苏州报纸电子版:苏州报业市场硝烟乍起
分享到

© 2024 数字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demo.53bk.com/Content/weixinlogo.png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报发布软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更好,用户轻松发布报纸电子版。
http://demo.53bk.com/m/content/2010-12/29/000220.html
数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