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第一时间在网上读到中国的报纸,很难。起码对不少报纸来说如此。
以前常常羡慕电影里看到的画面:清晨起床之后,端着杯咖啡,翻着当日的报纸。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兼有,多么惬意的生活啊。现在有些报纸送得比较早,比如北京青年报,但我7点多走出宿舍楼上班也会看到报箱里空空如也。在网络飞速发达的今天,不少人上班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打开电脑,看看又有什么新闻发生。我的一个小调查证实,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渠道,排在首位的是网络。
近年来,美国的报业持续下滑。加上金融危机的祸害,加速了纸媒的衰亡。已经有一些历史悠久的报纸停刊,或改出网络版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是其中之一。但与此同时,报纸网站的访问量却是与日俱增。有数据表明,2008年底,美十大报纸网站的访问人数同比猛增16%,总流量则增长了27%。与日落西山的报纸发行成鲜明的对照。
十分有意思的是,在亚洲报纸却仍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这并不说明亚洲人更青睐报纸,而是亚洲的网络还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发达。
曾经问过澳大利亚报纸的管理者。他们的报纸网络版基本上都是和报纸开印同时上线。也就是说,喜欢上网的人,往往在后半夜就能读到当日的日报了。下午,也可以在报纸还没有摆上报摊之前,就可以先睹为快了。而在中国,网上读报还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上线过晚是许多报纸网络版的通病。现在已经接近10点钟了,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都还是昨天的,光明日报的网页好不容易打开了。北京晚报下午出报,上线的时间也没个准。有人会以为,人们都网上读报了,谁还会掏钱买呢?这并没有一点儿道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靠卖报纸赚钱几乎是天方夜谭。虽然报纸涨了价,但读者拿到的纸即便什么都不印,都比报纸的定价要贵。
为网上读报设置障碍是短视行为。有的报纸更绝。网民只能看到网络版的模样,如果想读,对不起,先加入人家的会员。估计这个会员也不是白当的。即便是免费注册的,也会有不少网民会因其麻烦而放弃。在美国需注册才能阅读的报纸网站大幅度减少,剩下的还不足一年前的半数,仅占总数的11%。还有的报纸网络版只能看,不能复制,也与网络的特质相违背。对报纸的发展,有害无益。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网络版会坏了报纸的好事。却不知,这反而帮了倒忙。
报纸的收入要靠广告,而广告商看得是发行量。定价高了,掏钱的读者肯定就少了,发行量就低了。而网络的点击数越高,社会影响越大,广告商在网络上的投入也就越大。美国著名媒体投资公司VSS预测,2010年网络广告投放将超过报纸广告,报纸网络版上的广告投放量将从2008年的32亿美元,增强到77亿。所以说,利用传统报纸的品牌效应,努力经营好报纸的网站,吸引和集纳更多的广告费用,才是报纸的可持续经营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好报纸的网络版,不是灭报纸之路,而是为报纸再生奠基。
如果,报纸的经营者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迟迟把着网络版不上线;就不会让网民们眼看着网络版而不能免费阅读。早点在报纸的网站上多下点功夫,报纸的未来就多一份把握。这个道理,还是明白得越早越好。
报纸会不会消失是可供讨论的问题,但报纸不借助网络肯定不能可持续发展却是毫无疑问的。